汪东明:中山陵何以成为中西建筑文化碰撞融合的传世之作? 古今融贯中西合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汪东明:中山陵何以成为中西建筑文化碰撞融合的传世之作? 古今融贯中西合璧
引用
中华网
1.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312/48070692_all.html
202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中山陵园管理局局长汪东明在接受专访时介绍了中山陵的设计理念及其在中西建筑文化融合方面的独特价值。
中山陵位于南京紫金山,是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孙中山先生病逝后,中国发起了一场“以伟大之建筑,作永久之纪念”的建筑活动,历时60余年,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由不同类型的数百个建筑组成的“中山纪念建筑”群体。其中,安葬于南京紫金山是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中山陵兴建于1926年至1931年,1929年6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中山陵不仅是纪念孙中山的重要场所,也是凝聚全体中华儿女情感和精神的重要纽带。
中山陵在设计时向海内外公开征求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汇聚全球建筑师的智慧,彰显民族特色并符合现代纪念功能。最终,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建筑系的吕彦直的设计方案被评为首奖。他的设计将传统美学与现代功能相结合,使中山陵成为中国近现代最优秀的建筑作品之一。
中山陵各部建筑在继承中国传统形式的同时,吸收了西方先进建筑理念。整体布局沿用了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轴对称的形式,但借鉴了西方墓葬建筑的处理方式,如祭堂与墓室相连的设计。建筑材料上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和花岗石等现代材料,外观则保持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效果和神韵。此外,中山陵周边还建有音乐台、光化亭等附属纪念建筑,同样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梁思成曾评价中山陵为“适足于象征我民族复兴之始也”。中山陵的设计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还融合了西方现代建筑技术与观念,成为新民族风格建筑的代表作。这种古今融贯、中西合璧的理念对当今的文化创新和文明交流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中山陵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地标,并将继续发挥其在增进东西方文明互鉴方面的作用。
热门推荐
4500元预算组装电脑攻略:两款配置方案详解
牙齿拔除后的治疗与修复方案
薯片的制作方法
各企业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2026-2030年进入量产阶段
心理学有个词叫:祛魅(Disenchantment),或称“除魅”
院领导带队赴杭州开展学习调研和人才招聘工作
变脸艺术:川剧的奇迹与文化的瑰宝
蛋白粉和奶粉有区别吗
韭菜的好处 常吃这种食物帮你润肠通便
利用时空弯曲可实现超光速旅行,100年内人类能实现吗?
火车用水揭秘:水箱藏身何处?热水如何持续供应?
火车用水揭秘:水箱藏身何处?如何确保热水不断供?
为什么冰拿铁都不拉花?冷拿铁和热拿铁的做法区别
现代CPU设计:以英特尔第12代酷睿处理器Goldencove核心为例
揭秘篮球场标准尺寸:从基础到进阶,打造完美篮球体验
颈椎病锻炼操:五种动作缓解颈部不适
新手妈妈,正在对婴儿专用品大声say no
“文化”的含义
社交技能小组疗法:帮助特殊需要儿童提升社交能力
直肠癌放疗后有什么副作用?怎样治能减轻副作用
SSD提升电脑性能的秘密:速度、稳定性与耐用性的全面解析
姓名八字测试吉凶
学播音主持专业出来好找工作吗?
家居DIY:自制简易书架
寻找生活的意义:实用主义与存在主义的对话
服用他汀避开这些药物?一文读懂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指南
银耳怎样才能煮的很黏稠?是用凉水泡发好还是热水泡发?
训练宠物狗,预防破坏行为
维京人的扩张之路:从北欧海盗到诺曼征服者
长痘需要控油祛痘?真相揭秘与护肤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