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明:中山陵何以成为中西建筑文化碰撞融合的传世之作? 古今融贯中西合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汪东明:中山陵何以成为中西建筑文化碰撞融合的传世之作? 古今融贯中西合璧
引用
中华网
1.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312/48070692_all.html
202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中山陵园管理局局长汪东明在接受专访时介绍了中山陵的设计理念及其在中西建筑文化融合方面的独特价值。
中山陵位于南京紫金山,是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孙中山先生病逝后,中国发起了一场“以伟大之建筑,作永久之纪念”的建筑活动,历时60余年,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由不同类型的数百个建筑组成的“中山纪念建筑”群体。其中,安葬于南京紫金山是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中山陵兴建于1926年至1931年,1929年6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中山陵不仅是纪念孙中山的重要场所,也是凝聚全体中华儿女情感和精神的重要纽带。
中山陵在设计时向海内外公开征求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汇聚全球建筑师的智慧,彰显民族特色并符合现代纪念功能。最终,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建筑系的吕彦直的设计方案被评为首奖。他的设计将传统美学与现代功能相结合,使中山陵成为中国近现代最优秀的建筑作品之一。
中山陵各部建筑在继承中国传统形式的同时,吸收了西方先进建筑理念。整体布局沿用了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轴对称的形式,但借鉴了西方墓葬建筑的处理方式,如祭堂与墓室相连的设计。建筑材料上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和花岗石等现代材料,外观则保持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效果和神韵。此外,中山陵周边还建有音乐台、光化亭等附属纪念建筑,同样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梁思成曾评价中山陵为“适足于象征我民族复兴之始也”。中山陵的设计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还融合了西方现代建筑技术与观念,成为新民族风格建筑的代表作。这种古今融贯、中西合璧的理念对当今的文化创新和文明交流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中山陵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地标,并将继续发挥其在增进东西方文明互鉴方面的作用。
热门推荐
道家养生气功六种,传承千年行之有效,调和阴阳强健脏腑的养生气功心法
突破极限:篮球单脚跳训练提升:核心力量与身体协调性的完美结合
手太阴肺经之尺泽穴
Edge浏览器中的搜索革命:同时利用多个搜索引擎
电光科技频繁上演“过山车”行情,游资频现龙虎榜,投资者关注收购实效
揭秘虚假新闻的来源:如何辨别真假信息
香港翡翠玉器珠宝产业发展与趋势
巧克力制作与保存的环境要求
四川省各大学排名榜,2024年四川最新高校排行榜
咖啡会“拿”走你身体里的铁,导致贫血?真相没那么简单......
应用心理学专业代码是什么?
如何看待港股的市场表现?这种市场表现的分析有哪些角度?
艾尔登法环与往日不再:奇幻与现实的开放世界魅力
鱼胶和虫草花一起炖汤有什么功效
化解三刑最简单的方法
如何优雅地将汉服元素融入现代生活
春分的诗句集锦
盘点电视剧《天道》中那些经典的句子
没有公网也能直连家里的电脑?快来看看IPv6使用指南
中国抗日战争十大战役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歼灭日军100余万,国民党伤亡321万
脚底麻木情况可被治愈吗
经常一觉醒来手脚麻木,是身体在求救
深度剖析国内Fab晶圆厂分布格局,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
Skype没有手机号能注册吗?
增值税票和普通发票的区别有哪些
怎样给桃树剪枝
学会正确修剪方法,让你的桃树更健康
投资心理学:理解投资者行为与决策的心理因素
可转债的购买数量如何确定?确定购买数量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