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明:中山陵何以成为中西建筑文化碰撞融合的传世之作? 古今融贯中西合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汪东明:中山陵何以成为中西建筑文化碰撞融合的传世之作? 古今融贯中西合璧
引用
中华网
1.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312/48070692_all.html
202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中山陵园管理局局长汪东明在接受专访时介绍了中山陵的设计理念及其在中西建筑文化融合方面的独特价值。
中山陵位于南京紫金山,是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孙中山先生病逝后,中国发起了一场“以伟大之建筑,作永久之纪念”的建筑活动,历时60余年,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由不同类型的数百个建筑组成的“中山纪念建筑”群体。其中,安葬于南京紫金山是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中山陵兴建于1926年至1931年,1929年6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中山陵不仅是纪念孙中山的重要场所,也是凝聚全体中华儿女情感和精神的重要纽带。
中山陵在设计时向海内外公开征求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汇聚全球建筑师的智慧,彰显民族特色并符合现代纪念功能。最终,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建筑系的吕彦直的设计方案被评为首奖。他的设计将传统美学与现代功能相结合,使中山陵成为中国近现代最优秀的建筑作品之一。
中山陵各部建筑在继承中国传统形式的同时,吸收了西方先进建筑理念。整体布局沿用了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轴对称的形式,但借鉴了西方墓葬建筑的处理方式,如祭堂与墓室相连的设计。建筑材料上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和花岗石等现代材料,外观则保持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效果和神韵。此外,中山陵周边还建有音乐台、光化亭等附属纪念建筑,同样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梁思成曾评价中山陵为“适足于象征我民族复兴之始也”。中山陵的设计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还融合了西方现代建筑技术与观念,成为新民族风格建筑的代表作。这种古今融贯、中西合璧的理念对当今的文化创新和文明交流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中山陵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地标,并将继续发挥其在增进东西方文明互鉴方面的作用。
热门推荐
如何提高公司法务的法律服务水平
服务业HR人力配置与客户满意度有什么关系?
AI赋能,教学需做出怎样的改变?
肠活是什么?想要肠道健康这三点你一定要知道
一个让风扇瞬间更凉快的绝佳妙招,你肯定想不到
214天71次联动?我愿意称它是腾讯最“量大管饱”的游戏
户部巷:武汉“汉味小吃第一巷”
窗帘和墙面搭配指南:卧室与客厅最佳窗帘颜色选择
如何选择完美的淘宝店铺名字?——淘宝名字大全与实用命名指南
“闰年无春不上坟,上坟祸事要临门”,2024年清明不一般,不能上坟?
荧光笔笔渍擦除技巧
2024年进出口数据发布,实现“三量”齐升
PHP 后端返回规范 JSON 数据的完整指南
气象科普:有关降雨的这些术语,你都理解对了吗?
你的胃肠道蠕动功能正常吗?吃根玉米就知道了
非遗文化展览馆如何设计?探索非遗互动体验新方案!
让“互联网+明厨亮灶”更好托举校园食品安全
UPS电源安装、配置计算、故障解决方法,看完就明白
服务器机柜和网络柜的功率计算方法详解
如何进行公积金看病的提取操作?这种提取操作有哪些规定要求?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百年传承的医疗殿堂
担心孕期贫血?这些食物帮你轻松补铁!
应对反复发烧的有效措施与注意事项详解
发烧过后喉咙痛,咽口水都痛怎么办
中国为世界大型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提供“太湖方案”
买二手车应该看里程还是看年限?老司机告诉你,高手都看这个
玉米几月份播种
玉米最晚什么时间播种?
基因王国之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C位大咖”——基因
列车上的拾金不昧:雷锋精神的闪耀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