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试点启动,老百姓购房意愿有何变化?
房产税试点启动,老百姓购房意愿有何变化?
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重要转折点。财政部计划在这一年启动房产税试点,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房地产新政,包括“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旨在提振市场信心。在这样的背景下,老百姓的购房意愿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房产税试点:2025年楼市的重要变量
根据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的表态,2025年以后,房产税试点城市将会在原有的上海、重庆等城市基础上进一步扩围。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财税专家张学诞的建议,房产税的征收方案可能包括:
- 人均住房面积在40-60平米以内的房子免征
- 剩余的房产面积按0.3%-1.2%的阶梯税率征收
- 一线城市房价更高,多套房家庭的房产税负担将更重
这一方案如果实施,将对持有大面积或多套房产的家庭产生较大影响。但对于只有一套住房的刚需家庭,专家建议应免征房产税,以减轻其经济负担。
新政组合拳:楼市回暖的助推器
面对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国务院祭出了“组合拳”:
- “四个取消”: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政策
- “四个降低”:降低交易成本
- “两个增加”:新增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增至4万亿元
其中,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备受关注。这一政策主要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允许地方发行政府专项债,并给予税费优惠。业内人士预计,这将带动约1亿平方米的住房需求,有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
同时,财政部正在抓紧研究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税收政策,包括增值税和土地增值税。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将降低购房成本,提升市场活跃度。
市场反应:老百姓用脚投票
政策的效果如何,最终还是要看市场的反应。从最新数据来看,老百姓的购房意愿正在逐步恢复。
北京二手房市场在新政后活跃度显著提升。2024年6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达到14987套,环比上升12%,同比上升29.1%,创下15个月以来的新高。上海的表现更为亮眼,2024年12月二手房成交量达到2.97万套,为47个月以来的单月峰值。
但是,市场的反应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化。一线城市的成交活跃,而三四线城市则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这表明,老百姓在购房时更加注重地段和配套,对核心城市的优质资产仍然看好。
未来展望:理性回归,稳健发展
综合来看,房产税试点和房地产新政的双重作用下,老百姓的购房意愿正在逐步恢复。但是,市场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 投资属性减弱,房子更多被视为居住功能的载体
- 老百姓更加理性,注重性价比和生活品质
- 市场分化加剧,核心城市和优质地段更受青睐
对于有购房需求的人群,建议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合理规划,重点关注地段、配套设施以及政策动态,避免盲目跟风。同时,也要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因为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将更加注重居住属性,而非投资属性。
总体而言,2025年的房地产市场将在政策的引导下逐步企稳,但指望重现过去的“热油烹火”局面已经不现实。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理性购房、量力而行将成为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