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新冠突变株的免疫逃逸:从XBB到JN.1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新冠突变株的免疫逃逸:从XBB到JN.1

引用
7
来源
1.
https://siidb.fudan.edu.cn/31065/list2.htm
2.
http://www.yccdc.com.cn/gzdt/gnwdt/11907.html
3.
https://biopic.pku.edu.cn/xwzx/kyjz/538678.htm
4.
https://www.gdspma.org.cn/tre.html
5.
https://manu60.magtech.com.cn/biotech/CN/10.13523/j.cb.2402023
6.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f0938518162c.html
7.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75/116146.htm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了COVID-19全球性疫情的结束,新冠病毒(SARS-CoV-2)仍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流行,并长期处于不断突变和进化的过程中,继续作为世界公共卫生的主要威胁之一。

病毒突变与免疫逃逸

病毒的生存策略之一就是通过突变来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对于新冠病毒来说,其刺突蛋白(S蛋白)上的受体结合域(RBD)是关键的突变区域。RBD负责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是病毒入侵细胞的关键步骤。因此,RBD上的突变不仅会影响病毒的传染性,还会改变抗体对其的识别能力。

中和抗体的作用机制

中和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重要武器。它们通过与病毒表面的特定区域(如RBD)结合,阻止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防止感染。然而,病毒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关键区域的结构,使得已有的中和抗体无法有效结合,这就是所谓的“免疫逃逸”。

最新研究进展

2024年11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曹云龙课题组在Nature上发表重要研究,揭示了新冠病毒从XBB到JN.1谱系转变过程中的抗体免疫响应演化。研究发现:

  1. JN.1谱系具有显著的免疫逃逸能力:与此前的XBB谱系相比,JN.1及其子突变株(如KP.2、KP.3)在免疫原性和抗原性上都有显著差异,甚至可与非典病毒(SARS-CoV-1)相比。

  2. 不同免疫背景人群的差异:研究从7种不同免疫背景的人群中收集样本,发现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XBB和JN.1感染之间几乎不产生交叉中和抗体。而在接种过疫苗或有感染史的人群中,能够检测到更广泛的中和活性。

  3. 关键抗体表位的发现:通过高通量深度突变扫描技术,研究团队鉴定出12个主要的RBD抗体表位组。其中,A1表位是最具潜力的广谱中和抗体靶点,它既能与原始株交叉结合,又对新型突变株具有较强的中和活性。

未来展望

这些研究结果为下一代新冠疫苗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特别是基于JN.1谱系,特别是KP.2和KP.3等子毒株的疫苗加强针,可能更有助于诱导广谱中和抗体,从而提供更持久的保护。

总之,新冠病毒的持续突变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了持续挑战。然而,通过不断深入的科学研究,我们正在逐步揭开病毒免疫逃逸的机制,为最终战胜疫情带来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