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于蕾三度执掌央视春晚,创新与传统如何平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于蕾三度执掌央视春晚,创新与传统如何平衡?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44262325_122129155
2.
https://news.cctv.com/2025/01/20/ARTI7c1Xsodt6M1T8oBkU6Lv250120.shtml
3.
https://www.sohu.com/a/849297767_122183519
4.
https://www.tkww.hk/a/202412/29/AP6770bae4e4b0f8a56f7f678c.html
5.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2/t20240223_5734532.shtml
6.
https://m.sh.bendibao.com/news/294218.html
7.
https://tyj.gd.gov.cn/tyxw_zyxw/content/post_4466757.html
8.
https://olympics.com/zh/paris-2024/live-updates/6c60b5f2-0c06-4707-b431-dc6b8907a223
9.
https://news.cctv.cn/2025/01/22/ARTIkdvUYt4fsP7NMNvKzZMu250122.shtml

2025年央视春晚即将在除夕夜与观众见面,这将是于蕾连续第三年担任总导演。作为央视资深节目制作人,于蕾曾参与《国家宝藏》的创作,并在多届春晚中担任重要职务。她的导演风格以创新和教育意义著称,但有时也会因过度说教而受到批评。那么,今年的春晚又将带来哪些惊喜和挑战呢?

01

于蕾的导演风格:在教育与娱乐之间寻找平衡

于蕾在大型文化节目中的表现一直备受好评。她担任文学总撰稿的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以及她创办的《国家宝藏》,都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在《国家宝藏》中,于蕾巧妙地将文物故事与现代演绎相结合,既普及了历史文化知识,又不失娱乐性,成功地将“教育”与“观赏”融为一体。

然而,在春晚的舞台上,于蕾的这种风格却遭遇了挑战。2023年和2024年的春晚中,一些语言类节目因过于说教而饱受诟病。比如《初见照相馆》和《上春山》等节目,虽然立意良好,但过于明显的教育意图反而削弱了节目的娱乐性,未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02

2025年春晚:创新与突破

今年的春晚,于蕾带领的主创团队显然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在保持文化内涵的同时,更加注重节目的娱乐性和观赏性。从目前公布的创新亮点来看,今年的春晚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不少突破。

1. 《栋梁》: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

作为今年春晚的一大亮点,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为契机,将中国古建筑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节目以梁思成先生绘制的古建筑手稿为基础,运用XR+数字孪生技术,打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通过虚实融合的超高清制作系统,观众将能欣赏到无限延展的虚拟舞台空间,感受中国古建的千年神韵。

2. 技术创新:8K超高清与XR融合拍摄

今年春晚首次采用全国产8K装备完成“8K 超高清视频+三维菁彩声音频”制作,这标志着中国电视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同时,XR融合拍摄技术的运用,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观看体验。此外,竖屏看春晚、无障碍转播等创新举措,让春晚真正实现了“全民共享”。

3. “全民共创”:让普通人成为主角

今年春晚特别强调“人民的春晚”这一理念,通过“春晚等着你”“春晚体验官”等项目,邀请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参与节目创作。外卖诗人王计兵、农村节目记者刘安波等普通人的故事,将成为春晚舞台上最动人的篇章。

03

期待与展望

于蕾再次执掌春晚,无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从目前公布的创新亮点来看,她正在努力寻找教育与娱乐之间的平衡点。通过技术创新和内容革新,今年的春晚有望为观众带来一场既具文化内涵又不失娱乐性的视听盛宴。

然而,要真正赢得观众的认可,关键还在于节目的执行和呈现。如何在保持文化内涵的同时避免过度说教,如何在创新的同时不失传统韵味,将是决定今年春晚成败的关键。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于蕾和她的团队将如何交出这份答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