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阿莫斯·特沃斯基与静电耳机选购的心理密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阿莫斯·特沃斯基与静电耳机选购的心理密码

引用
太平洋电脑网
8
来源
1.
https://acc.pconline.com.cn/1797/17977513.html
2.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40402/e5d7e8dfa0a6d3217dfabe852c6ca0b1_zaker.html
3.
https://acc.pconline.com.cn/1798/17982188.html
4.
https://www.qbitai.com/2024/04/133191.html
5.
https://nxpiyao.nxnews.net/kpzx/202402/t20240228_9059031.html
6.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37907
7.
https://bo.io.gov.mo/bo/ii/2024/34/economia01_cn.asp?mobile=1
8.
http://www.psy007.com/index/content/detail/id/4948.html

2024年3月,行为经济学奠基人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去世,享年90岁。这位与阿莫斯·特沃斯基携手颠覆传统经济学的以色列裔心理学家,用毕生精力揭示了人类决策中的非理性一面。虽然卡尼曼在2002年独自领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始终认为,这份荣誉应该与他早逝的挚友特沃斯基共享。

从心理学到经济学的革命

卡尼曼与特沃斯基的合作始于1969年,当时他们都在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任教。这对性格迥异的搭档——一个悲观、内敛,另一个乐观、外向——却在学术上产生了惊人的化学反应。他们共同发表的论文《不确定性下的判断:启发法和偏见》(1974年)开启了行为经济学的新纪元,挑战了亚当·斯密以来的“理性经济人”假设。

在他们的研究中,最著名的发现是“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该理论揭示了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时的不同风险偏好。此外,他们还提出了“锚定效应”、“框架效应”等概念,这些都表明人类决策往往受到直觉、情感和认知偏差的影响,而非纯粹的理性计算。

静电耳机选购中的非理性决策

将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研究应用于静电耳机的选购场景,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非理性现象:

  1. 锚定效应:消费者在看到高端静电耳机如森海塞尔HE 1(售价111.1万元)的价格后,会不自觉地将其作为参照点。即使他们最终选择购买更便宜的型号,这个“锚点”仍会影响他们的感知价值。

  2. 框架效应:耳机的营销方式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例如,强调“限量版”或“特别版”会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即使这些版本与普通版在功能上并无显著差异。

  3. 过度自信:许多消费者认为自己能够准确判断耳机的音质,但实际上,主观听感很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例如,当被告知某款耳机价格昂贵时,人们往往会认为其音质更好,即使实际上并非如此。

  4. 从众心理:在缺乏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会参考他人的意见或跟随大众的选择。这种“羊群效应”可能导致某些品牌或型号被过度追捧。

如何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基于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研究,以下是一些选购静电耳机时的实用建议:

  1. 避免单一信息源:不要过分依赖某一个评论或评测,而是要综合多个来源的信息。

  2. 关注个人需求:明确自己的使用场景和需求,避免被营销话术所迷惑。

  3. 试听优先:如果可能,尽量亲自试听不同型号的耳机,而不是单纯依赖参数或价格来判断。

  4. 保持理性态度:认识到自己的决策可能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保持开放和批判性思维。

  5. 设定预算:在购买前设定一个合理的预算范围,避免冲动消费。

虽然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研究揭示了人类决策中的诸多非理性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无法做出明智的选择。通过了解这些心理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决策过程,从而做出更加理性和符合自身需求的购买决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