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高铁站最新进展:汕汕铁路即将通车
汕头高铁站最新进展:汕汕铁路即将通车
近日,汕头高铁站枢纽一体化工程轨道交通预留工程(一期)顺利完成竣工验收,标志着这座粤东地区最大高铁枢纽的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汕头站改扩建:打造粤东交通新枢纽
新建汕头站位于汕头市龙湖区既有汕头站东侧,是广梅汕铁路、厦深高铁、梅汕高铁、汕汕高铁、粤东城际铁路等多条线路的交汇点。站场总规模达11台24线,站房以“丝路腾飞、潮立汕头”为设计立意,主立面外墙设计成檐口翻转的造型,体现海潮叠起、奋勇前进的“红头船”精神。
目前,汕头高铁站站房(一期)金属屋面已全面封顶,室内装饰装修、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正有序推进,力争于2024年底开通运营。建成后,汕头站将成为连通中南、华东及东南沿海地区的高铁枢纽,形成城中有站、站中有城的城市综合商务区。
汕汕铁路建设:突破关键节点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汕汕铁路的建设进展备受关注。目前,汕汕铁路(汕头南至汕头段)路基工程土石方开累完成100%,桥梁工程完成100%,隧道工程完成87.2%。
其中,汕头湾海底隧道是国内首座设计标准为350公里时速、跨海大直径盾构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截至目前,隧道明挖段主体结构已完成,盾构段掘进完成1542米,剩余不足600米。陆域矿山段全部已完成,海域矿山段已完成545米,成功穿越F8、F9和F10三条断层。
创新与智能:打造精品工程
新建汕头站的建设过程中,创下了多个全国之“首”:
- 站房北弧形雨棚是国内首例异形多曲全现浇拱形仿清水混凝土雨棚,不仅美观大方,呈现“海潮叠起”的效果,更在耐盐酸、抗腐蚀及抗台风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一期站房屋盖重超8000吨,支撑柱之间最大跨度达96米,团队研发了全国首例建构一体化榕树状造型钢结构柱施工技术。
- 车站采取重结构、轻装饰、简装修的“建筑结构一体化”理念,工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工程免装饰结构面占比达50%,为国内站房之最。
交通一体化:构建区域枢纽
新建汕头站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铁路、地铁预留,与公共交通及汽车运输为一体,各种交通方式无缝对接,形成东西联通、站城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 实现“无风雨、零换乘”设计,在汕头站通廊层直接连接东、西广场,同时出站通廊层也设置了快速进站厅。
- 所有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长途巴士等车辆全部集中在东广场,旅客出站后可以在2分钟、90米内快速换乘相应交通工具。
- 快捷集散设计,站内快速交通体系连接泰山快速路、金砂路和长江路这三条道路作为主要疏解干线,设计南北高架集散系统,与这些干线连接于一体,形成了“北进北出、南进南出、上进下出”的分层流线。
展望:粤东交通新未来
汕头站的建设,是汕头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加快沿海高铁新通道建设的重点项目。建成后,汕头站将打造成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的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对开创经济特区新优势、增强汕潮揭都市圈综合服务功能,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汕汕铁路的建成通车,将实现高铁从厦门2个多小时直达广州,较现在节约近一半时间,对于加强粤东地区与珠三角、长三角核心地区的沟通联系,打破区域高铁发展“瓶颈”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