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川调产业崛起,助力四川经济发展
郫都区川调产业崛起,助力四川经济发展
2024年,郫都区川菜产业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规上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9.92%,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06.81亿元。这一突破性成就背后,是郫都区以“郫县豆瓣”为核心,通过智能制造和技术创新,推动复合调味品和休闲食品两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郫县豆瓣”:川调产业的“灵魂”担当
在川菜调味料中,郫县豆瓣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川菜之魂”。据2024年豆瓣酱品牌排行榜显示,鹃城牌、丹丹等四川品牌占据榜单前列,其中鹃城牌更是位列第一。这些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产品更是远销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郫县豆瓣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企业,鹃城牌所在的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管理提升、技改提升、品牌提升、信息化提升、产品提升、资本化提升”的六大提升战略,不断加强郫县豆瓣产业集约化整合。丹丹牌则依托“国家豆瓣酱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等平台,建立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智能制造”体系。
智能制造:传统产业的“数字蝶变”
在川菜产业城,智能制造正为传统调味品生产插上科技翅膀。以诺高美生物技术成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了生产数据全自动采集与实时监控。其“供产销研一体化平台”引入华为AI问数技术,让业务人员能够高效精准地完成实时业务分析与上下游调度协同工作。
郫都区通过“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聚焦电子信息、绿色食品、装备制造、新材料四大主攻方向,初步形成了“一园四片”发展格局。目前,园区已聚集中电科29所、佳驰科技、新华西等链主企业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1家,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63个。
文旅融合:川菜文化的“国际表达”
2024年12月,第七届世界川菜大会在四川德阳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位嘉宾选手共聚一堂,通过“会议+展览+赛事+产业对接+美食交流”等形式,搭建川菜国际化发展平台。大会发布的《2024川菜消费趋势大数据分析》《川菜产业国际化发展报告(2024)》等成果,进一步提升了川菜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郫都区川菜产业城不仅是一个产业集聚区,更是一张展示川派文化的亮丽名片。通过智能制造创新赋能和文旅融合发展,园区正朝着“打造成为成都西部的智能制造核心区域”目标稳步迈进。预计到2025年底,川菜产业城将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10亿元、全口径税收6.5亿元,为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