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母猪产后护理要点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母猪产后护理要点详解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6640444271995854

母猪分娩后,仔猪离体变成独立个体。在一段时间内,仔猪依赖母猪分泌的乳汁获得营养物质和免疫因子。母猪的健康管理不仅影响其之后的繁殖性能,对于仔猪存活和生长而言,也十分重要。

饲喂方案

既要尽量满足哺乳仔猪对母猪乳汁质量的需求,又要保证母猪健康,这需要采用合理的饲喂方式。

  • 饲喂量:分娩后第1天饲喂1.5 kg饲料,之后每天增加1 kg,直至母猪自由采食为止。对于哺乳较少仔猪的母猪,不可自由采食。母猪泌乳期体重的增加不利于发挥下一生产周期的繁殖性能。

  • 饲喂频率:应保持饲料新鲜,一般每天分3 次饲喂,猪舍内温度高时应增加饲喂次数。在温度较低的早晚饲喂有利于提高母猪的采食量。

  • 饲料卫生:饲喂结束 40 min 后应及时清理料槽中的剩料,避免母猪采食发霉变质的饲料。为提高采食量,往往会人为在料槽中加水。然而,在产房的湿热环境下,水泡的饲料极易发霉变质,因此需要定期清理料槽剩料。在自由采食的阶段,料槽中不能随时有剩余饲料,而应根据母猪每次采食的情况,调整饲喂量。饲喂多少量才是合适的喂料量,可按以下原则进行判断:正常情况下,母猪在 25 min 内采食完的量是比较合适的饲喂量;不到 25 min 就采食完,需要增加饲喂量;25 min 之后有剩料,需要减少饲喂量

  • 饮水充足:保证母猪饮水器中的水流速度不慢于 4 L/s, 最好有水碗或水槽,饮水不足会降低母猪的采食量。

炎症控制

母猪分娩时要消耗大量体力,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分娩时母猪会打开产道,此时细菌极易趁虚而入,引发子宫炎。同时产房中的设施或环境不良,也会诱发母猪的乳腺炎。炎症不仅会影响母猪之后的繁殖性能,还会因影响乳汁的质量,导致仔猪腹泻,增加产房仔猪的死亡率。

  • 环境清洁:保持环境清洁,减少环境中的细菌总数。及时为母猪清洗消毒,保持产床干净。

  • 杜绝便秘:便秘是诱发母猪发生炎症的一个重要因素,应随时保证肠道通畅。

  • 缩短产程:产程过长会延长产道张开的时间,加之母猪体力消耗更大,进而会增加爆发炎症的风险。

  • 干燥产床:寒冷和潮湿都容易导致母猪发生乳腺炎,因此应注意保持产床的干燥。

  • 合理控料:产前减料,分娩当天少喂,之后逐步增加饲喂量。过量的饲喂会增加母猪发生难产的概率。

  • 及时治疗:每天巡查,一旦发现母猪有炎症,应及时治疗,尤其是子宫炎,急性期治愈率最高,一旦转为慢性炎症,则很难彻底治愈,这是导致母猪非正常淘汰的重要诱因之一。

环境控制

产房的环境对母猪的影响不仅关系到其之后的繁殖性能,也关系到乳汁质量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热应激会极大影响产房母猪和仔猪的生产性能,最典型的表现是母猪采食量减少,泌乳量下降,背膘损失加大,断奶后发情困难;严重的热应激还容易导致母猪不能继续 泌乳而被淘汰,甚至死亡;摄入的乳汁量不足或质量不佳,仔猪会出现生长缓慢、腹泻、 死淘率高等情况。冷应激则会直接对仔猪造成 更大的伤害,容易导致其受凉、腹泻、生长受阻、死淘率增加等。

  • 温湿度:母猪生活区的适宜温度为16 ℃~20 ℃,当舍内的温度高于 22 ℃,母猪会减少采食量。产房内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65%~70%。

  • 干燥:如果产房内湿度大,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容易导致母猪发生炎症。母猪在干燥的环境中才会有更好的休息。

  • 防贼风:在保持产房内温度和空气质量的同时,应避免贼风侵袭母猪。新鲜空气进入产房后,如果到达母猪体表时的温度低于室温 4 ℃,就相当于贼风。

  • 光照充足:保证产房有足够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保证母猪眼 睛高度处的光照强度为150 lx ~ 250 lx,每天提供14 h~16 h的光照。提供光照一方面便于仔猪找到饲料和饮水,另一方面能刺激母猪卵泡的发育,为母猪断奶后的排卵和发情打好基础。同时,充足的光照也便于产房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