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道家气功修炼的神秘力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道家气功修炼的神秘力量

引用
知乎
12
来源
1.
https://zhuanlan.zhihu.com/p/697259413
2.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3560100
3.
https://www.qgxue.com/wenzhang/chujieqigong/qigongxue/2023/0309/217.html
4.
https://www.jd.com/pccontent/1004004569917464
5.
https://s.zhangyue.com/read?bid=13080362&cid=12&anchorId=&rentId=106036&appId=99045bde
6.
https://m.qidian.com/ask/qurlwskdytu
7.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4397
8.
http://sino.newdu.com/m/view.php?aid=64665
9.
https://www.cmqg.cn/Home/Details/b70b4572-303f-47bf-9f1b-3cf93bee4e4f
10.
http://sino.newdu.com/m/view.php?aid=78918
11.
https://m.qidian.com/ask/qgtoskgzfpe
12.
http://sino.newdu.com/m/view.php?aid=78836

道家气功作为中国古代气功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独特的修炼方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修行者。从《周易》到《道德经》,再到《黄帝内经》,这些经典著作无不体现出道家气功的核心理念。通过调身、调心、调息的修炼,道家气功旨在达到身心和谐、延年益寿的效果。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道家气功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让我们一起探索道家气功修炼的神秘力量吧!

01

历史渊源:从原始社会到经典著作

道家气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那个时期,人们通过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逐渐发现了某些动作和呼吸方式能够促进身体健康。《素问·移精变气论》中记载:“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人也。”这种“阴居”与“动作”的养生方式,可以说是气功动功与静功的雏形。

到了黄帝时代,气功开始成为独立的医疗保健手段。据史传记载,上古名医俞跗擅长应用跷引按抚等法。俞跗为黄帝时代的名将,说明气功最晚在黄帝时代就已经成为独立的医疗保健手段。跷引即导引运动,按抚即推拿按摩。随着导引动功的产生,静功方法也开始形成。

《易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化典籍之一,对道家气功的理论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易经》利用八卦及六十四卦来阐述阴阳消长变化的道理,以揭示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某些客观规律,进而引导人类如何顺应和利用自然去休养生息。《易经》所展示的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易经》对内丹理论的影响极深,后世有关内丹修炼的著作在理论上很少有离开易象的。

老子的《道德经》更是道家气功的重要理论来源。老子强调修身与用世统一,二者均统一于道的本性 “德”,道是方法,德是规范,若处世,就应按照德的要求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上下各安其位,'天下无为而治。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 无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去做、而是默默地去做,在无中为,“人之道,为而不争”,“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 虚静:虚非空虚,而是心胸宽广,虚怀若谷,静非安静,而是宁静致远。老子虚静观:“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 专气:专守精气,提炼精气,使之不乱,则形体能适用而柔顺,“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全神:修身养性,合德全神,使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提高,而达“悟道成真”目的。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02

理论基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道家气功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经络、穴位、气血学说: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穴位是气血运行的出入口。气功健身祛病的道理在于穴位受到良性刺激,气血在经络中运行通畅。

  2.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道家气功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密切联系,认为人的机体受到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强调人要适应社会。

  3. 形神统一的修炼观:气功是一种身心锻炼方法,既可以提高人体的生理功能,又能提高人体的心理功能。它强调生理与心理的相互联系和制约。

03

科学视角:现代研究的验证

进入现代社会,西方科学家开始对气功进行科学研究。自19世纪中叶起,西方科学家即开始投入超心理学(extra sensory perception, ESP)的研究,尤其在美国杜克大学的莱恩博士(B.Rhine)成立超心理学研究所之后,更在全世界掀起研究特异现象的风气,但是直到目前,气功研究也还脱离不了这个范围。这一类的研究如催眠、转世、弯曲铁器等,往往只能测知现象,无法得知真相,研究特异现象还是应该从最基本的成分——“气”着手。

“气”的研究,西方科学家行之有年,长久以来大都用aura这个名词来形容人体周围放射出来的“光”,后来也有人称之为人体能场(human energy systems)。20世纪初期,德国医师傅尔(Reinhold Voll)开始探索人体生物电特性的现象,随后美国耶鲁大学、苏联喀山大学等著名大学的科学家亦相继投入人体能场的研究,尤其在克里安照相术(Kirlian photography)发明之后,人体气场的显影观察,更使此类研究向前迈进一大步。本迪特(Phoebe D.Bendit)更对人体的气做了清晰的形象化描述:气是由互相垂直的能流组成的,就像电场总是与相关的磁场垂直一样(见图2-1);他们还发现人体各部有许多漏斗状的场旋涡,称为chakra,即密宗所谓的“丹轮”或道家所称的“穴道”(见图2-2)。

环绕人体的灵气,看起来像一个由组织复杂的发光雾气构成的卵状团块,科学家称之为金蛋(the auric egg),僧人罗桑伦巴在他的书中也提到这个人体的环形气场,中国道家则称这个环形气场为“金光护体”,它有保护人身、让邪魔不敢靠近的作用。此外,科学家也发现,人体的气看起来是通过丹轮的旋涡进出的,人体发生病变或功能失调时,相应部位的丹轮将出现异常和紊乱,能量也会减弱。人体前后的丹轮大致是成对的,跟中国的阴阳学说符合,这些丹轮还会受情绪和心理状况影响,而发生色彩及强度的变化。

为什么丹轮会呈旋涡状呢?因为它一直在旋转,天地的能量都是不断地呈圆形运转的,人体的穴道唯有圆形运转时才能与天地的能量相应,才能吸收、储存能量。一个装满水的洗碗槽放水时,水会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出现旋涡,其产生的吸力就会将水向下排出。气与水的运作原理相同,顺时针旋转是吸,逆时针旋转即是排。练习气功时,我们可以用意念将气以顺时针旋转进入身体,也能以逆时针旋转将气排出身体。我们的身体在胎儿、婴儿时期,身上的许多穴道仍不断地在旋转吸气,我们的头发呈旋涡状,手指头、脚指头都有圆形指纹,都是由于这些部位不断旋转进气所造成的现象。

04

修炼体系:内丹术的五个阶段

道家气功的修炼体系以道家内丹术为代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筑基炼己:通过合眼盘坐,宁心放松,控制呼吸,幻想吸入真气排出浊气来达到炼己的目的。

  2. 练精化气:在这一阶段,需以心肾为“炉鼎”,以经络为“通道”,以意念呼吸为“炉火”,以精气神为“原料”,在精神意识的控制下,通过周身循环的修炼。

  3. 练气化神:此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修炼。

  4. 练神还虚:是内丹修炼的较高层次。

  5. 炼虚合道:这是内丹修炼的最高阶段。

05

现实意义:传承与发展

在当代社会,道家气功的传承和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1. 科学化:现代医学和科学方法被引入气功研究,使其更加严谨和可信。

  2. 普及化:气功不再是少数人的修炼方式,而是成为大众化的健身养生手段。

  3. 国际化: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道家气功在世界各地都有了广泛的受众。

  4. 多元化:出现了多种适合现代人生活的气功修炼方法,如简化版的八段锦、五禽戏等。

道家气功以其独特的魅力,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更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它不仅是强身健体的养生之道,更是一种追求身心和谐的生活方式。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道家气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回归自然、寻找内心宁静的途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