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必读:足背水肿的自我诊断与预防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糖尿病患者必读:足背水肿的自我诊断与预防指南
引用
中国广播网
等
11
来源
1.
http://m.cnr.cn/chanjing/health/20240509/t20240509_526698324.html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12711080880635738504
3.
https://wjw.beijing.gov.cn/bmfw_20143/jkzs/jbzs/202405/t20240528_3696926.html
4.
https://finance.sina.cn/2024-05-27/detail-inawsinn6788484.d.html?oid=?ACT%E6%88%90%E7%BB%A9%E7%9B%B4%E6%8E%A5%E6%94%B9%E5%88%86%EF%BC%88Q%E8%96%87296177582%EF%BC%89ACT%E6%88%90%E7%BB%A9%E7%9B%B4%E6%8E%A5%E6%94%B9%E5%88%86.rCj&vt=4&cid=76524&node_id=76524
5.
https://www.jd.com/pccontent/12026565
6.
https://rs.yiigle.com/cmaid/1508802
7.
https://www.gzrch.com/content/2777/
8.
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34244
9.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nonfreezing-cold-water-trench-foot-and-warm-water-immersion-injuries/print
10.
https://www.aimatmelanoma.org/zh-CN/FDA-%E6%89%B9%E5%87%86%E7%9A%84%E8%8D%AF%E7%89%A9/
11.
https://journals.cambridgemedia.com.au/wcetcn/volume-44-number-1/wound-bed-preparation-2024-delphi-consensus-foot-ulcer-management-resource-limited-settings
糖尿病足背水肿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普通足背水肿相比,它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更大的危害性。由于糖尿病会影响神经和血管功能,导致足部感觉减退和血液循环障碍,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警惕足背水肿这一信号。
01
糖尿病足背水肿的特殊性
糖尿病足背水肿与普通水肿有明显区别:
伴随症状:除了水肿外,还可能伴有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皮肤颜色改变(如苍白或发绀)、温度异常等。
发病机制:普通足背水肿可能由长时间站立、静脉曲张或外伤引起,而糖尿病足背水肿则主要由高血糖导致的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引起。
危害性:如果不及时处理,糖尿病足背水肿可能发展为严重的足部感染、溃疡,甚至需要截肢。
02
自我诊断方法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自我检查:
观察法:
- 皮肤颜色:检查足部皮肤是否均匀,有无苍白、青紫等异常。
- 温度:用手触摸足部皮肤,检查温度是否正常。
- 水肿:观察足踝部位是否有水肿现象,特别是按压后是否出现凹陷。
感觉检查:
- 轻触觉:用棉花轻轻划过脚底,检查是否能感知轻微触感。
- 温度觉:用37-37.5℃的温水浸泡双脚,观察是否能感觉到温热。
- 痛觉:用钝头物体轻轻触碰皮肤,检查是否有感觉。
足背动脉搏动检查:
- 用手指轻轻触摸足背靠近脚踝处,寻找动脉搏动,判断供血情况。
03
预防和处理措施
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是预防糖尿病足背水肿的关键。
足部护理:
- 每天检查足部,注意有无破损、感染迹象。
- 洗脚水温不宜超过40℃,避免烫伤。
-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
避免刺激:
- 不要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直接加热足部。
-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 不要赤脚行走,防止受伤。
定期检查:定期到医院进行足部检查,包括ABI和神经感觉检查。
04
案例分享
老马是一位糖尿病病史6年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理想,出现了下肢麻木疼痛、脚部冰凉等症状。他喜欢用热水泡脚,但由于下肢对水温和痛觉不敏感,多次导致烫伤和溃疡。在基层医院治疗后,溃疡面几乎愈合,但老马听说烤电理疗可以促进伤口愈合,结果在家烤电时因痛觉感知不明显,再次导致足部烫伤,最终不得不送医院治疗。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足背水肿这一信号,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糖尿病足背水肿是糖尿病患者需要高度警惕的并发症。通过定期自我检查和科学预防,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风险。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热门推荐
DeepSeek颠覆医疗诊断,AI医疗时代奇点已至?
冷冻肉类解冻方法
脑缺血灶的最好治疗方法
产品可靠性设计&静电放电ESD的测试与整改
艾滋病假毒:科学探索与伦理边界的微妙舞蹈
消费左移?揭秘年轻人的新型消费观
兰花的花语和寓意:从传统文化到现代应用
枇杷如何保存时间更久的方法和技巧
债券回购利率的内涵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穿越时光的天籁:邓丽君《天国的情人》专辑
在深圳,儿童可以享受哪些免费/半价福利呢?
星露谷物语全季节高收益种植指南
流浪汉借钱是否犯法?法律界人士深入解析
中药塌渍技术的临床应用
蒜苔的功效与作用
个体注册资本最低:法律解读与实务操作指南
香辣酱萝卜·腌香油蒜泥茄子·酸辣包菜·鲜香油辣椒·酱香脆辣黄瓜条
如何应对老赖:债权人起诉财产执行的法律策略
商场调岗工作的法律依据与实践应用
孕期吃水果有讲究,怎么吃才健康?
川断的副作用及用药注意事项
发行新股对原有股东权益有何影响?
code-server 使用指南:如何在浏览器上使用 VS Code
《Cell》重磅: 阿尔茨海默病有望在发病前30年被高效诊断
超2亿人存在的颈动脉斑块,如何通过控制血脂来逆转?
“无笋不成春” 好吃的春笋都有哪些讲究
微信拉人进群涉及的罪行解析及法律责任探讨
来潮汕吃什么?这九种美食千万别错过!
卫哲:顺周期、逆周期、抗周期,2025的三种活法!
店铺清算的内容与流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