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教你告别盗汗困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教你告别盗汗困扰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25A06A4Z00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8833691364132665306
3.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522105.html
4.
https://m.dayi.org.cn/qa/150866.html
5.
https://www.zhongxiang.gov.cn/art/2024/8/5/art_13282_1091744.html
6.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4660
7.
https://zcqzyyy.com/index/article_show/508.html
8.
http://szyyj.gd.gov.cn/zyyfw/dyjc/content/post_4504153.html
9.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evaluation-of-the-patient-with-night-sweats-or-generalized-hyperhidrosis

盗汗,这个看似平常却让人困扰的问题,可能暗藏风险。中医认为盗汗多由气虚或阴虚引起,可以通过中药调理和穴位按摩来改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中医治疗盗汗的奥秘吧!

01

中医治疗盗汗的常用穴位

复溜穴:滋阴补肾,治疗虚火上炎、潮热、盗汗

复溜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的经穴,因肾多虚证,所以取本穴多用补法。经常按摩复溜穴,同样能滋阴补肾,对于虚火上炎、潮热、盗汗也有一定的治疗功效。此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在胫骨与跟腱间。按摩时,可采取点按与轻敲的方式按摩12分钟,每天进行23次。

太冲穴和阳陵泉穴:疏肝解郁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刺激太冲穴能平肝泻热、舒肝养血。当肝气不舒引起失眠、头痛、胸胁胀痛等病症时,可通过按摩太冲穴来舒肝养血。此穴在人体的足背部,取穴时沿第一、第二趾间横纹向足背上推,感觉到有一个凹陷处即是太冲穴。按摩时用拇指按压在太冲穴上,进行旋转按揉12分钟,每天可按揉23次。

阳陵泉穴为足少阳胆经之会穴,为经气聚会之处,刺激该穴可以起到疏肝利胆、舒筋活络、解痉止痛、强腰健膝的功效,能够治疗腰腿疼痛、胆囊炎、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病症。我们都知道“肝胆相照”,当肝经不畅时,胆经自然容易出问题。在按摩太冲穴的基础上,配合相同的手法按摩阳陵泉穴,能够发挥补充治疗的作用。

内庭穴:清热解毒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因“荥主身热”,此穴善于治疗各类热证。内庭穴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泻胃火,凡是因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胃酸、口臭、鼻出血、便秘等,都可以通过刺激按揉内庭穴来进行治疗。

“此穴在足背部,当第二、三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刺激内庭穴,可采用掐揉的方式,用拇指指端掐揉内庭穴,力度可稍重,以穴位局部酸胀微痛为度,左右两侧的穴位,每次各掐揉1~2分钟即可。”

足三里和三阴交:健脾利水

足三里穴是属于足阳阴胃经之穴,经常按摩能够起到很好的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疏通经络、匡扶正气的功效。此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处,即是足三里穴。按摩时,用大拇指指尖着力在穴位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每次持续12分钟,每天可按揉23次。

三阴交穴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汇处,该穴具有健脾益胃、调肝补肾、调理经带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腹泻、胃痛等病症。此穴位于在小腿的内侧,内踝尖上3寸处,胫骨内侧缘后际处。刺激三阴交穴可以采用按揉的方式,将拇指的指腹对准穴位,施以一定的力度进行旋转按揉,每次持续12分钟,每天可按揉23次。

中脘和上巨虚:消食导滞

中脘穴在人体正中线上,位于脐上4寸,是任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主治胃痛、腹胀、反胃等消化系统疾病。当腹胀难耐时,可用拇指点按中脘穴,力度以自己能够承受为准,坚持10秒后放松。重复点按,直到症状减轻。

上巨虚穴属足阳明胃经之穴,具有缓解治疗腹痛胀满、肠鸣泄泻、痢疾、阑尾炎、胃肠炎等作用,位于足三里穴下四横指处。用手指指腹推按上巨虚穴1~2分钟,每天坚持按摩,可以有效改善便秘、消化不良等问题。

02

中药调理

除了穴位按摩,中药调理也是中医治疗盗汗的重要方法。常用的中药包括:

  • 当归六黄汤:用于阴虚火旺
  • 麦味地黄丸:用于肺肾阴虚
  • 知柏地黄丸和左归丸: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
  • 西洋参、沙参、麦冬、石斛:具有滋阴清热的作用
  • 女贞子、旱莲草:具有补肾阴的作用
  • 生地黄:具有清热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食疗来改善盗汗症状。比如:

  • 山药百合小麦瘦肉汤:滋阴止汗、宁心安神
  • 黄芪乌鸡汤:补脾益气、养血敛汗
03

自我管理建议

  1. 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避免过热引发出汗
  2. 调整饮食:选择滋阴的凉性食物,避免热性食物
  3. 适当运动:如游泳等清凉舒适的运动
  4.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04

盗汗可能暗藏的风险

虽然盗汗看似平常,但有时也可能暗藏风险。比如:

  1. 心血管疾病:夜间盗汗可能与心血管系统存在问题或正在承受压力有关。多项研究表明,晚上睡觉盗汗与高血压之间存在一定关联。盗汗可能会导致水分流失、电解质紊乱和心血管系统的紊乱,从而对血压产生影响。另外,晚上睡觉盗汗还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研究发现,经常出现晚上睡觉盗汗的人更容易发展为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衰等心脏疾病。

  2. 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疾病:这些患者也容易出现夜间盗汗的症状。

因此,如果出现夜间盗汗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如果你经常遇到盗汗问题,不妨试试这些中医方法,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哦!但请记住,如果盗汗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获得有效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