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菊花茶和绿豆汤:胃热患者的清凉之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菊花茶和绿豆汤:胃热患者的清凉之选

引用
新华网
11
来源
1.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40724/46276a32a0f54cdc8a14e6fc87a690f0/c.html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8239671765740075319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9UTEMM60514R9KQ.html
4.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425000
5.
https://helloyishi.com.tw/healthy-eating/nutrition/mung-bean/
6.
https://www.hebtv.com/0/0rmhlm/sydw/hbgbdsb/xfq/11560538.shtml
7.
https://www.hebtv.com/0/0rmhlm/sydw/hbgbdsb/xfq/11677494.shtml
8.
https://www.dayhealth.tw/chrysanthemum-tea/
9.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94630
10.
http://www.tianmen.gov.cn/xwzx/ztzl/ggwszs/202402/t20240227_5098744.shtml
11.
https://www.uho.com.tw/article-64184.html

在中医理论中,"胃热"是一个常见的概念,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燥、口臭、牙龈肿痛或出血、嗳气酸腐、胃脘灼痛、便秘尿黄等症状。如果你经常出现这些不适,那么你可能正在经历"胃火旺盛"的困扰。在中医看来,通过饮食调理是缓解胃热的重要手段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两种非常适合胃热患者的日常饮品——菊花茶和绿豆汤。

01

菊花茶:清热降火的佳品

菊花茶是秋季养生的首选饮品,不仅口感清香,还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中医认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可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对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都有很好的效果。

菊花茶最显著的功效就是清热降火。一杯菊花茶下肚,不仅能有效缓解胃热带来的不适,还能改善秋燥引起的口干咽燥、皮肤干燥等症状。此外,菊花茶的香气浓郁,能提神醒脑,缓解头痛。现代药理学研究还发现,菊花具有降血压的作用,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对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清胆固醇增高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种类的菊花在功效上略有侧重:

  • 滁菊:又叫"白菊"或"甘菊",平肝阳的效果最好,适合头晕目眩、血压偏高的人饮用。
  • 贡菊:又称黄山贡菊,清肝明目、养肝养眼效果明显,是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者的理想选择。
  • 杭菊:清热利咽效果最强,咽喉不适时饮用效果最佳。
02

绿豆汤:清热解毒的小能手

绿豆汤是夏季消暑解渴的必备饮品,但它的功效远不止于此。绿豆,又称为青小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每100克绿豆含有高达1047毫克的钾,这使得绿豆汤成为消水肿的利器。

从中医角度来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特别适合胃热体质的人饮用。同时,绿豆中的多糖成分能降低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增强血清脂蛋白酶的活性,达到降血脂的效果。其可溶性膳食纤维还能减缓身体对糖分的吸收,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绿豆中丰富的膳食纤维(每100克含11.2克)能刺激大肠肌肉蠕动,促进排便,维持肠道健康。但需要注意的是,肾功能不全的人在食用绿豆时要特别小心,因为高钾含量可能对肾脏造成负担。

03

其他饮食建议

除了饮用菊花茶和绿豆汤,胃热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多吃清淡食物:如苦瓜、西瓜等,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2. 少食多餐: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3. 补充水分:多喝水或饮用清淡的茶水,保持体内津液充足。
  4.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减少精神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菊花茶和绿豆汤都是很好的清热饮品,但它们并不适合所有人。例如,孕妇、小儿及寒性体质者应少喝或不喝菊花茶。服用中药的人如果同时食用绿豆,可能会产生解药性,因此建议间隔1-2小时再食用。

总之,对于胃热患者来说,菊花茶和绿豆汤都是非常好的日常调理饮品。它们不仅能够有效缓解胃热症状,还能带来多种健康益处。但请记住,饮食调理只是辅助治疗手段,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