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真的能护心?专家揭秘真相
甘草真的能护心?专家揭秘真相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据统计,2019年中国农村和城市心血管病死亡率分别占总死亡原因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其中,甘草作为传统中药中应用最广泛的药材之一,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备受关注。
甘草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等功效。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甘草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其中最典型的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源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由桂枝、炙甘草、牡蛎、龙骨组成,具有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潜阳补心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甘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皂苷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病毒、保肝等药理作用。临床上,该方剂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病毒性心肌炎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疗效显著。
现代研究揭示甘草护心作用机制
近年来,现代医学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甘草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以炙甘草为例,研究发现其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一项发表在《Phytomedicine》的研究通过UPLC-Q-TOF/MS技术分析了炙甘草的化学成分,并通过动物实验评估了其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炙甘草能显著改善心律失常模型中的多个指标,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等。进一步的代谢组学分析表明,炙甘草通过免疫调节和抗氧化机制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涉及对花生四烯酸途径的调节。
临床应用与专家观点
尽管研究显示甘草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但专家也指出,其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剂量和禁忌。
例如,一位患者因新冠感染后反复咳嗽,长期大量服用复方甘草片,最终导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出现低钾血症、全身乏力、胸闷心悸等症状。这提示我们,甘草制剂的使用需谨慎,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女性、儿童、心血管疾病和肾功能损伤患者等高风险人群,需定期监测血钾和血压水平。
使用注意事项
- 禁忌人群:湿盛胀满、水肿患者禁用;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患者及孕妇需谨慎服用。
- 药物相互作用: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 长期服用风险:可能引起浮肿或血压升高,建议遵医嘱使用。
综上所述,甘草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展现出重要价值,但其使用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既要充分发挥其疗效,又要避免潜在风险。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甘草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