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智能养牛黑科技:让传统养殖插上科技翅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智能养牛黑科技:让传统养殖插上科技翅膀

引用
新浪网
9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17/doc-inefhrnv5196670.shtml
2.
https://news.nwsuaf.edu.cn/xnxw/1bab988969e144fca8a23de23cefbe47.htm
3.
http://m.cnwest.com/sxxw/a/2025/01/22/22961177.html
4.
https://dqxx.neau.edu.cn/info/1037/2324.htm
5.
https://dkxy.nwafu.edu.cn/xzjl/cad7cb9ec22244ffa2072237dc66b593.htm
6.
https://aiotagro.com/?a=news_detail&id=4209
7.
https://www.xjaas.net/info/1027/15651.htm
8.
http://m.chinafeedm.com/nd.jsp?id=27327
9.
http://cvonet.com/Article.aspx?channelid=0&itemid=0&itemsid=0&itemssid=0&itemsssid=0&channel=&key1=%25u65e5%25u671f&keyvalue1=2024-2-5&PageNo=642

在陕西省合阳县的一家养殖场里,一头母牛戴上了特殊的“智慧项圈”。这个看似普通的项圈,却能实时监测牛的体温、活动量、反刍情况等生理指标。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的智能养牛装备之一,标志着我国肉牛养殖业正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阶段。

创新技术引领智能养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张宏鸣教授团队,针对肉牛养殖的各个环节,研发了一系列智能装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智能牛颈圈,它集成了位置监测、体征监测、行为监测等多种功能。通过传感器收集牛的体温、活动轨迹等数据,再借助人工智能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及时预警潜在的健康问题。

除了智能项圈,团队还开发了视频智能识别系统。该系统可以接入养殖场现有的监控设备,不仅降低了成本,还为“认养一头牛”等新型养殖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用户只需通过手机,就能随时查看自己认养的牛的活动情况。

在日常管理方面,团队还研发了食槽草料归拢智能推扫装置。这个装置通过定位模块和加速度模块收集数据,融合路径规划与导航算法,实现了自动清扫草料,解决了传统养殖中需要人工频繁清扫的问题。

实际应用效果显著

2024年12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陕西湛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了肉牛智能育种与养殖管控科研试验示范基地。湛耘公司目前拥有830头肉牛,年出栏300余头,年产值超过320万元。

在湛耘公司的养殖场里,30多头能繁母牛已经佩戴上了智能项圈。通过数据共享平台系统,实现了对肉牛养殖环境与生理指标的实时动态监测。这些数据一方面为湛耘公司的智慧化管理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也为陕西肉牛智能育种与养殖管控提供了大数据支撑。

推动产业升级

这些智能装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还降低了养殖风险和成本。例如,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可以提前发现牛的健康问题,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通过精准的环境监测,可以优化养殖条件,提高肉牛的生长效率。

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创新正在推动整个肉牛养殖业的转型升级。陕西省已经将肉牛养殖作为重点支持产业,并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扶持。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的智能管控云平台,目前已在全国10余个肉牛养殖场得到应用,为推动我国“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养牛装备的功能将越来越强大。例如,张宏鸣团队正在开发基于背膘仪图像的肉质性状快速检测系统,这将进一步提升肉牛养殖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同时,高校科研团队、企业、养殖场之间的合作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杨凌畜牧产业创新中心搭建的平台,通过课题定向委托和“揭榜挂帅”等方式,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推动了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

智能养牛技术的发展,不仅体现了科技创新对传统农业的赋能,更展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未来方向。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手段,传统养殖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