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我的大观园》:以现代姿态重返古典
越剧《我的大观园》:以现代姿态重返古典
1月19日晚,杭州·蝴蝶剧场(小百花越剧场)内座无虚席。观众从全国各地赶来,观看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精心打造的大型原创越剧《我的大观园》首演。该剧是浙江小百花越剧院以“青春靓丽”为标杆,沿袭《五女拜寿》“满台生辉”的创新力作。这是一次对经典作品的现代解读,也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全新对话。
创新演绎:非线性叙事下的青春大观园
《我的大观园》讲述了贾宝玉在社会与家庭磨砺下的成长故事,唱响了一曲婉转动人的青春颂歌。它以贾宝玉的视角观察和思考“红楼”世界,又以时代笔触和舞台语言勾勒“红楼”故事的与时俱进,传递着人间真情与人性光辉。“我的大观园”,是贾宝玉眼中的大观园,也是你、我、他,每个人心中所构筑的青春世界。
在导演徐俊看来,《我的大观园》与其他“红楼”主题作品不同的是,采取了“非线性”的叙事方式,文本非常具有现代性,从而为二度创作提供可能。“时代要求我们拥有现代性的审美意识,所以我们想采取一些不一样的舞台手段,希望给观众带来一种新意,也让大家看到小百花在演绎名著经典方面有不一样的呈现。”徐俊说。
浙江小百花: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立于1984年,以创新和时尚著称,善于将传统越剧与现代元素结合。剧团在创作中注重演员培养和艺术传承,同时不断尝试新的舞台表现形式。从《五女拜寿》到《新龙门客栈》,再到新版《梁祝》,剧团始终坚持“一剧一格”的创作理念,不断为越剧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剧团团长蔡浙飞表示:“剧目创新包括经典剧目的改编和新剧目的编排。我们始终紧扣时代需求,不断拓展表演边界,用更丰富的题材、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戏曲之美。”
艺术呈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在《我的大观园》中,观众可以感受到传统越剧与现代舞台艺术的完美融合。音乐上,该剧在保留传统越剧唱腔的同时,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舞美设计则采用了简约而富有象征性的手法,通过灯光和多媒体技术营造出梦幻般的舞台效果。
贾宝玉的扮演者、青年越剧演员陈丽君表示:“希望这部作品能够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目光,让他们在欣赏传统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越剧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无限可能。”
文化传承:让经典焕发新生
《我的大观园》不仅是一次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致敬,更是一次对越剧艺术的创新尝试。该剧已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3-2025舞台艺术创作行动计划》新创剧目名单。
正如编剧罗怀臻所说:“适逢其时,戏逢其时,我想我们实现了以现代的姿态重返古典。”这部作品不仅是对《红楼梦》的重新诠释,更是对越剧艺术在新时代发展的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