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州古城修复:千年古都展新颜
邢州古城修复:千年古都展新颜
“燕赵第一城”——河北省邢台市,这座拥有3500年建城史的古城,正在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近年来,邢台市大力推进古城修复工作,通过保护性修复、设施更新和业态植入,让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
千年古都,文化荟萃
邢台古城,古称建平大城、邢州城、顺德府城,是黄河以北地区建城最早的“第一古城”。商朝君主祖乙迁都于此,大兴土木建城,这是中国历史上首座见于文献记载的王朝规模城市。公元319年,石勒在邢台建立后赵政权,修建襄国城为京都,掀起了邢台古城的建设高潮。历经汉唐宋元明清各朝代,邢台古城一直是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古城内历史文化遗迹众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清风楼。始建于唐代的清风楼,现存结构为明代重建,是一座三层歇山顶式建筑,被誉为邢台的象征。登上清风楼,极目远眺,古城风貌尽收眼底。开元寺、火神庙、文庙大成殿等历史建筑,如同颗颗明珠,散落在古城的各个角落,诉说着邢台悠久的历史。
修复工程,重塑风貌
近年来,邢台市将古城保护修复列为重要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古城南区项目的修复工作。修复工程涉及公共空间优化、街区建筑风貌提升、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完善等多个方面。据统计,2024年邢台古城修复项目总投资达3000万元,修复范围涵盖13.26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改造优化公共空间3.26万平方米,扩建停车场8.14万平方米。
修复工作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限度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原貌。同时,引入现代商业元素,让古城焕发新的活力。2024年,邢台古城接待游客5482.31万人次,同比增长20.76%,实现旅游收入549.15亿元,同比增长23.3%。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古城修复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文旅融合,焕发新生
邢台古城的修复,不仅仅是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是一次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古城内,传统与现代交织,历史与时尚共鸣。在清风楼前,你可以看到身着汉服的游客拍照留念;在开元寺旁,你可以品尝到地道的邢台小吃;在火神庙内,你还可以欣赏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2025年,邢台市将围绕“投资消费质效年”的主题,继续推进文旅融合项目。计划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升古城的文化氛围;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游客体验;通过引进新业态,激发古城活力。邢台市还计划于2025年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一步提升古城的文化地位。
邢台古城的修复,是一次对历史的致敬,更是一次对未来的展望。它不仅让千年古都重焕生机,更让邢台人找到了文化自信。正如一位游客所说:“走在邢台古城的青石板路上,仿佛穿越了时空,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能体会到现代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