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京师范大学:从“211工程”到“双一流”的跨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从“211工程”到“双一流”的跨越

引用
百度
5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97%E4%BA%AC%E5%B8%AB%E7%AF%84%E5%A4%A7%E5%AD%B8/171671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97%E4%BA%AC%E5%B8%88%E8%8C%83%E5%A4%A7%E5%AD%A6/171671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30A02CYQ00
4.
https://www.dxsbb.com/news/43443.html
5.
https://www.dxsbb.com/news/43476.html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版图上,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南师大”)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卓越的学术实力,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从“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到跻身“双一流”建设行列,南师大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独特地位。

01

“211”到“双一流”的跨越

2017年,教育部公布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南师大凭借其在地理学领域的突出优势,成功入选。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学校从“211工程”高校向“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跨越,也体现了国家对南师大综合实力的认可。

02

地理学:南师大的“双一流”名片

南师大的地理学学科,是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金名片”。该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的优异成绩,展现了强大的学科实力。学校依托地理学优势,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03

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实力

除了地理学这一“双一流”建设学科,南师大在多个学科领域都展现出强劲实力。根据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学校有5个学科获得A类评级,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和美术学。这些学科的优秀表现,展现了南师大在人文社科领域的深厚积淀。

04

师资力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截至最新统计,南师大共有教职工3271人,专任教师2170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0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名等一大批杰出学者。这些优秀的教师队伍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更是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推动了相关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05

国际化视野:发展的新引擎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南师大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联合办学项目。此外,学校还设立了多个海外孔子学院及汉语教学中心,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06

创新驱动:未来发展的新动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南师大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强化实践育人,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进产教融合,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确保毕业生能够快速融入职场,满足市场需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和支持师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激发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

07

展望未来:为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站在“双一流”建设的新起点上,南师大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师范大学目标迈进。学校将继续发挥地理学等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同时,学校也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从“211工程”到“双一流”,南师大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独特地位。未来,这所百年学府将继续以“正德厚生”的校训精神为指引,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