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揭秘:如何辨别真假红薯粉条?
315晚会揭秘:如何辨别真假红薯粉条?
2024年3·15晚会上,一起关于红薯粉条的造假事件震惊全国:在某知名主播的直播间里,一款标榜为“纯红薯粉条”的产品,经检测竟然不含一丝红薯成分,全部由木薯淀粉冒充。这一事件不仅让主播陷入信任危机,更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深深忧虑。
红薯粉条为何频频“翻车”?
红薯粉条作为北方人餐桌上的常见食材,一直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深受喜爱。然而,近年来,关于红薯粉条造假的新闻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利益驱动:木薯淀粉的价格仅为红薯淀粉的一半左右,巨大的成本差让一些不法商家动起了歪脑筋。
- 市场需求大:红薯粉条是北方人餐桌上的常见食材,逢年过节更是必备食品,巨大的市场需求为造假提供了土壤。
- 难以分辨:普通消费者很难通过肉眼辨别红薯粉条的真假,这也让一些不法商家有恃无恐。
如何练就“火眼金睛”?
面对市面上真假难辨的红薯粉条,消费者该如何保护自己?以下几种简单实用的鉴别方法,让你轻松辨别真假:
一看颜色
真正的红薯粉条颜色较深,略带暗黄,看起来不够“光鲜”。如果粉条颜色过于洁白透亮,很可能是添加了明胶或其他添加剂。
二折断
纯红薯粉条质地较脆,轻轻一折就会断,断面呈不规则的颗粒状。而掺假的粉条则韧性十足,不易折断。
三闻气味
将粉条用热水浸泡片刻,纯红薯粉条会散发出淡淡的红薯香味。如果有霉味、酸味或其他刺鼻气味,则很可能是劣质品。
四火烧
取一小段粉条点燃,正品红薯粉条燃烧迅速,残留为黑色粉末,捏之即碎。若燃烧缓慢、冒黑烟并散发刺鼻气味,残渣粘成一团,则可能含有化学物质。
五煮后检验
纯红薯粉条吸水性强,热水浸泡后变软;煮5-10分钟即可熟透,透明柔软有弹性。若久煮不烂或煮后过硬,可能添加了明矾或过多食用胶。
新国标下的选购建议
2025年8月即将实施的粉条新国标GB/T 23587-2024《淀粉制品质量通则》规定:“淀粉制品是以食用淀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除食用淀粉外的其他原料,经和料、熟化成型、冷却、冷冻或不冷冻、干燥或不干燥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或片状等形状的产品。”这意味着,只要是食用淀粉,都可以用来制作粉条。
因此,在选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查看配料表:看清粉条是由哪种淀粉制成,红薯粉条就应以红薯淀粉为主要原料。
- 价格陷阱:如果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就要格外小心,很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 选择正规渠道:尽量在大型超市或信誉良好的商家购买,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
红薯粉条造假现象频发,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作为消费者,我们不仅要学会用上述方法辨别真假,更要提高维权意识,一旦发现假货,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不法商家无处遁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安全、放心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