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助力化疗患者减少副作用
健康教育助力化疗患者减少副作用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但其带来的副作用常常让患者感到痛苦和焦虑。研究表明,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从化疗常见副作用的预防和应对方法入手,结合患者的真实经验,为大家提供实用的健康教育指南。
化疗常见副作用
化疗药物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影响,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
恶心呕吐:这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通常在化疗后24小时内出现。
口腔溃疡:化疗会损伤口腔黏膜,导致溃疡、疼痛,影响进食。
发热:化疗后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感染发热。
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增加感染和出血风险。
脱发:化疗药物会影响毛囊生长,导致头发脱落。
皮肤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手脚麻木:部分化疗药物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手脚麻木。
预防和应对方法
医疗干预
止吐治疗:化疗前预防性使用止吐药,如5-HT3受体拮抗剂(如格拉司琼、昂丹司琼)和NK-1受体拮抗剂(如阿瑞匹坦)。
升白针:化疗后及时使用升白针(如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感染。
口腔护理:使用含氯己定或康复新液的漱口水,预防口腔溃疡。
皮肤护理:使用温和的皮肤护理产品,避免刺激。
生活护理
饮食调理:
- 少食多餐,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 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虾、蛋、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
-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2000毫升。
口腔护理:
- 每天使用含氯己定或康复新液的漱口水漱口,预防口腔溃疡。
- 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
皮肤护理:
- 使用温和的皮肤护理产品,避免刺激。
-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休息与活动:
-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 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心理支持
健康教育:了解化疗副作用的预防和应对方法,消除恐惧心理。
心理疏导:通过与医生、护士的沟通,以及家人、朋友的支持,缓解焦虑情绪。
患者互助:加入患者支持团体,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互相鼓励。
患者经验分享
一位患者的家属在小红书上分享了他们应对化疗副作用的经验:
“在维持化疗阶段,我们用的方案是贝伐珠单抗+口服卡陪他滨。虽然这种后期的维持比较轻量,但是由于前面folfox化疗了很多,积累的毒素还是不少的,每次维持回来还是出现不少副作用。首先是手足综合症,脚趾甲旁边皮下起大血泡,疼得影响走路,手指脱皮,红肿疼痛。血泡千万别戳破,不小心弄破了的注意消毒防止感染,因为这个时候抵抗力低。我们医生开了自家医院的鱼肝油乳膏,也可以到药房买尿素软膏,用来保湿皮肤,早中晚都涂手脚,确实可以减缓一些,停化疗药后会慢慢变好,血泡也自行吸收了。”
另一位患者家属则分享了他们应对恶心呕吐的经验:
“化疗前避免吃的过多,少食多餐。饮食要较为清淡并且容易消化,避免吃辛辣生冷的食物刺激肠胃。可以煮止吐汤缓解想吐的感觉,但是要避免喝冷水。呕吐过后要及时清理好口腔里的呕吐物,并且保持化疗患者周围环境干净卫生。呕吐极其严重时要及时进行药物干预。”
结语
化疗副作用虽然令人困扰,但通过合理的医疗干预、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可以有效减轻这些不适,帮助患者更好地完成治疗。作为患者和家属,我们需要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与医生密切配合,共同应对化疗带来的挑战。同时,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科学,相信自己,一起战胜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