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古代年龄称谓:从初生到百岁的人生礼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古代年龄称谓:从初生到百岁的人生礼赞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286484966908924

在古代中国,年龄不仅仅是时间的刻度,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与礼仪传统的象征。从婴儿初生的喜悦,到垂暮之年的智慧,每一个年龄段都有其独特的称谓,这些称谓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也蕴含了人们对生命不同阶段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本文将带您穿越时空,探索古代年龄称谓的丰富世界。

初生至童年:生命的萌芽与纯真

  • 初度:婴儿初生之时,象征着生命的起点。
  •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寓意新生命的庆祝。
  •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象征着弱小与需要保护。
  • 牙牙:婴儿学语的声音,标志着语言的启蒙。
  • 孩提:指二至三岁的幼儿,开始展现活泼好动的天性。
  • 垂髫:三四岁至七八岁的儿童,特指他们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 始龀: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标志着成长的又一阶段。

少年时光:学习与探索的年华

  •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将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象征着智慧与力量的增长。
  • 幼学:十岁,古代文字无标点,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寓意开始学习。
  •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标志着青春期的开始。
  •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如豆蔻花般含苞待放,比喻少女初长成。
  • 及笄:女子十五岁,行及笄礼,标志着成年。
  • 束发:男子十五岁,将头发束起,象征成童。

青年岁月:责任与梦想的交织

  • 二八:女子十六岁,正值青春年华,如碧玉般珍贵。
  • 弱冠: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虽已成年但体犹未壮。
  •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如同桃李般绚烂,寓意青春的美好。
  •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青春之花正盛,是女子一生中最为灿烂的时光。

中年时光:成熟与担当的展现

  • 而立:男子三十岁,孔子曰“三十而立”,意味着成家立业,有所担当。
  • 不惑:男子四十岁,孔子曰“四十而不惑”,意味着人生经验丰富,对世事有了清晰的认识。
  • 知天命:男子五十岁,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意味着对生命有了更深的领悟和接受。

老年岁月:智慧与宁静的沉淀

  • 耳顺:男子六十岁,孔子曰“六十而耳顺”,意味着能够平和接受不同意见,心态更加宽容。
  • 花甲:六十岁,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一甲子,象征人生的一个完整周期。
  • 古稀:七十岁,古代人能活到七十岁已属不易,杜甫有诗云“人生七十古来稀”。
  • 喜寿:七十七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寓意晚年生活的喜悦。
  • 耄耋:八九十岁,泛指老年,是对长寿老人的尊称。
  • 米寿:八十八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而得名,寓意晚年生活的丰盈。
  • 上寿:九十岁,象征着长寿与福泽。
  • 白寿:九十九岁,百少一为九十九,寓意生命的圆满与接近百年。
  • 期颐:一百岁,出自《礼记·曲礼上》,意味着人生已至极致,需孝子尽心照顾。

结语

古代年龄称谓,不仅是对时间的记录,更是对生命旅程的深刻描绘。每一个称谓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生哲理,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人类文明的长河,让我们在回望历史的同时,也能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刻。这些称谓,是对生命不同阶段的尊重与赞美,也是对人类智慧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