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夏枯草功效与禁忌!金银花夏枯草清肝明目降血压!夏枯草煲几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夏枯草功效与禁忌!金银花夏枯草清肝明目降血压!夏枯草煲几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elle.com.hk/beauty_and_health/health-benefits-of-heal-all-herb

夏枯草功效与禁忌!夏枯草可以每天喝吗? 夏枯草几耐饮一次? 夏枯草去湿吗? 夏枯草怎么煲?以下和大家一一详尽解释!

夏枯草功效:清肝明目

夏枯草擅长清肝火,特别适用于肝火上炎引起的眼睛红肿、目赤疼痛、头晕目眩,可与菊花、决明子等配伍以增强清肝明目之效。

夏枯草功效:散结消肿

夏枯草具有软坚散结、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各种结节性肿块,如颈部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甲状腺肿大、肿瘤等,常与玄参、牡蛎、浙贝母等药材同用,加强软坚散结的效果。

夏枯草功效:降血压

夏枯草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能平抑肝火、降血压,可搭配钩藤、桑叶、菊花等清肝平肝药材以加强效果。

夏枯草功效:治疗痰火郁结

夏枯草可化痰散结,适用于痰火郁结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痰湿结聚引起的结块肿痛,可与贝母、玄参等同用以化痰软坚。

夏枯草功效:抗菌消炎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夏枯草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消炎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对轻度细菌感染引起的咽喉炎、扁桃体炎、皮肤炎症等炎症有缓解效果。

夏枯草去湿吗?

中医里的“祛湿”主要针对体内的“湿邪”,常由脾虚导致湿气滞留,症状包括疲倦、食欲不振、四肢沉重等。夏枯草属苦、辛、性寒,具有清肝火、散结、降血压等功效,对“热性”问题效果较好,但并无直接化湿、利湿的作用。

夏枯草怎么煲:金银花夏枯草功效

金银花与夏枯草搭配,可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消肿散结,特别适合在炎热季节饮用,帮助降火、缓解热毒症状。合理饮用可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

材料:

夏枯草 10-15克

金银花 10克

冰糖或少量蜂蜜(可选,增添甜味)

水 1000毫升

步骤:

  1. 将金银花和夏枯草用清水洗净,去除杂质。

  2. 将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约1000毫升,大火煮沸。

  3. 水沸后,转小火煮约15-20分钟。

  4. 将药渣滤出,取汤汁饮用,然后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或蜂蜜。

夏枯草怎么煲:夏枯草罗汉果

材料:

夏枯草 15克

罗汉果 1个(约1/4至1/2个即可,根据甜度调整)

水 1000毫升

步骤:

  1. 夏枯草洗净去杂质。

  2. 罗汉果用刀切开,取1/4至1/2个果实(过多会过甜)。

  3. 将夏枯草与罗汉果放入锅中,加水约1000毫升。

  4.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约20-30分钟。

  5. 将药渣滤出,取汤汁。可热饮或稍微放凉后饮用。

夏枯草搭配罗汉果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清肝明目的功效,特别适合咽喉不适、肝火旺盛、痰热咳嗽等症。

夏枯草寒凉吗?

夏枯草性寒,主要用来清肝火、散结消肿,适合治疗因热证引起的不适。但体质虚寒者需慎用,以免加重身体的不适。

夏枯草禁忌:夏枯草可以每天喝吗?

虽然夏枯草有清肝火、消肿的功效,但它性寒,适合肝火旺盛或热毒积聚引起的症状时使用,并不适合长期当作日常保健饮品。建议短期使用,根据症状调整,一般每天用量10-15克为宜。服用1周左右,症状缓解后即可停用。如需长期服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夏枯草禁忌:什么人不适合喝夏枯草?

  1. 脾胃虚寒者

夏枯草性寒,会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狀,导致脾胃功能进一步受损,出现腹泻或食欲不振。

  1. 阳虚体质者

夏枯草属寒性药物,会抑制阳气,让体内的寒气更重,导致身体虚寒加剧。

  1. 孕妇及经期女性

孕妇服用夏枯草可能影响胎儿,甚至导致流产或早产的风险;经期女性服用,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血量减少或痛经加重。

  1. 低血压者

夏枯草具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可能进一步降低血压,加重低血压症状。

  1. 儿童与体弱者

儿童和年老体弱者的脾胃功能较弱,服用寒凉药物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腹泻或身体虚弱。

  1. 无肝火或热毒者

夏枯草主要针对肝火旺盛或热毒积聚的症狀(如目赤肿痛、咽喉肿痛、乳房胀痛)。如果身体并无“热”的问题,盲目服用夏枯草反而会损伤阳气,导致身体不适。

夏枯草几耐饮一次?

夏枯草一般建议根据症状短期服用,连续饮用3-5天为宜,每天1次,每次用量约10-15克煎水饮用;若作日常保健或轻微上火调理,可每周饮用2-3次,但不宜长期饮用,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胃寒等不适,尤其是脾胃虚寒者、孕妇及经期女性应避免使用,若需长期服用,应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调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