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珠&涂育维教你中医缓解胸闷
吴明珠&涂育维教你中医缓解胸闷
生活中,我们常会有这样的经历:在情绪激动时,会不自觉“捶胸顿足”。这种看似简单的发泄行为,其实蕴含着中医的健康智慧。
从“捶胸顿足”说起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针灸临床一部副主任医师指出,“捶胸顿足”并非简单的发泄行为,而是一种蕴含中医健康智慧的保健方法。中医理论认为,胸部的膻中穴是“上气海”“中丹田”,八会穴之气会,属任脉,是心肺等脏腑气机活动的重要场所。适当刺激这个穴位,可以促进胸部气血通畅,缓解胸闷、头痛等症状。
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捶打胸部可以通过振动肺部缓解气道痉挛,改善肺部通气功能。同时,这种刺激还能调节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不过,专家也提醒,敲打膻中穴要注意力度和频率,以敲击完成后局部皮肤红而不肿为度,每天3次左右,每次10-20分钟为宜。
名医推荐:中医调理方案
吴明珠:茶饮调理法
吴明珠中医师推荐使用丹参养心茶和仙草茶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其中,丹参养心茶的配方为:丹参、山楂、川七各3钱(约10克),加入1000毫升清水,浸泡20分钟后煮开,再焖泡10分钟。这款茶饮能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促进血液循环。
涂育维:中药调理法
涂育维中医师则建议使用开胸顺气丸和丹参滴丸。他强调,胸闷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信号,需要定期复查冠脉CTA,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医理论:为什么有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于志强教授从中医理论角度解释了这些方法的科学性。他认为,快速心律失常(心悸)虽病位在心,但论其治疗当以调肝为本。肝主藏血,主疏泄,肝体阴用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肝血充足则心有所主,肝气条达则心神安藏。因此,中医在治疗胸闷时,往往从调理肝脏入手,通过养血柔肝、清肝泻火、化痰理气等方法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科学依据:临床研究怎么说?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中医治疗胸闷的有效性。例如,“捶胸顿足”行为不仅能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还能加速下肢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此外,中医常用的丹参、川七等药材,也被现代医学证实具有改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
结语:中医调理需谨慎
虽然中医调理方法多样且效果显著,但专家也提醒,这些方法是日常保健的辅助措施,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治疗。如果胸闷症状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获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