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胃肠道间质瘤:从诊断到治疗的全程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胃肠道间质瘤:从诊断到治疗的全程解析

引用
7
来源
1.
http://www.cjco.cn/article/doi/10.12354/j.issn.1000-8179.2024.20240587
2.
https://www.pfizermedicalinformation.cn/clinical-guidelines/3273
3.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cdc-20387715
4.
http://www.liangyihui.net/doc/128675
5.
https://rs.yiigle.com/cmaid/1502932
6.
https://www.chosenmedtech.com/content/details_13638_1578.html
7.
http://www.cjco.cn/article/doi/10.12354/j.issn.1000-8179.2024.20240633
01

什么是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简称GIST)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壁的肿瘤,属于少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它通常由胃肠道壁内的特殊细胞——Cajal间质细胞发展而来。GIST可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胃和小肠。

02

症状与危害

GIST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 腹痛或腹部不适
  • 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便)
  • 腹部可触及的肿块
  • 食欲减退
  • 体重减轻
  • 恶心呕吐

由于GIST具有恶性潜能,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生转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03

如何诊断?

GIST的诊断通常需要以下步骤:

  1. 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MRI或PET-CT,可显示肿瘤大小、形状及是否有转移。
  2. 内镜检查:通过胃镜或结肠镜直接观察病变部位。
  3. 超声内镜:结合超声波技术,更准确地评估肿瘤位置和浸润深度。
  4. 活组织检查: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取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5.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117等标志物,有助于确诊。
  6. 基因突变分析:检测KIT或PDGFRA基因突变,对诊断和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04

治疗方法

GIST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1. 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旨在完整切除肿瘤以降低复发风险。
  2. 药物治疗:靶向药物如伊马替尼在术前可缩小肿瘤,术后辅助治疗可减少复发。新型靶向药瑞派替尼、阿伐替尼等为晚期或转移性GIST提供了更多选择。
05

预后与随访

GIST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肿瘤大小、部位、分级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年轻患者和女性患者通常预后较好。治疗后需要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和复发情况。

06

真实病例分享

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因持续腹痛和黑便就诊。经CT检查发现胃部有一直径约5cm的肿块,进一步通过超声内镜和活检确诊为GIST。基因检测显示KIT基因突变阳性。患者接受了手术切除治疗,并在术后服用伊马替尼进行辅助治疗。定期随访两年,未见复发迹象。

07

结语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诊断手段,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如果怀疑患有此病,建议尽快前往大型医院寻求专业诊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