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陶行知教你如何在家教中做到知行合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陶行知教你如何在家教中做到知行合一

引用
腾讯
8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25A01CQV00
2.
https://jda.cq.gov.cn/xwzx/bdxw/content_55543
3.
http://fepb.org.cn/portal.php?mod=view&aid=190
4.
http://www.jyb.cn/rmtzgjyb/202404/t20240425_2111186507.html
5.
https://news.hubeidaily.net/pc/c_3514473.html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9%B6%E8%A1%8C%E7%9F%A5
7.
https://www.yxjyy.net/index.php?r=space/org/content/view&sid=55dc167c0fbb11ec948902d075441cb6&id=77137&cid=25794
8.
https://www.shbsq.gov.cn/shbs/jyjxzyj/20241009/397839.html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理念。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遥相呼应,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同样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张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

01

“教学做合一”:从实践中学习

陶行知先生曾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深刻揭示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本质。在他看来,真正的学习始于行动,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实践的土壤。因此,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主张“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这种教育理念在家教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学习数学时,与其让孩子死记硬背公式,不如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一位家长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她在厨房做饭时,让孩子帮忙量取食材,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体积和重量的概念。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让孩子更容易掌握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02

“生活即教育”:在日常中成长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家庭教育不应局限于书本知识,更应该关注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成长。

一位幼儿园教师分享了她的教育心得:“我们经常组织孩子们参与园内的清洁工作,让他们学习如何使用扫帚、拖把等清洁工具。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劳动意识,也让他们学会了团队协作。”

这种教育方式同样适用于家庭。家长可以通过分配家务任务,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责任感和独立性。比如,让孩子负责照顾家中的植物,既能培养他们的爱心,也能教会他们基本的生物学知识。

03

“社会即学校”:在实践中探索

陶行知先生还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理念,主张教育不应该局限于校园,而应该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这种理念在家教中同样适用。

一位家长分享了她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的经历:“我们去了自然历史博物馆,孩子对恐龙化石特别感兴趣。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和互动体验,他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古生物学的知识,还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拓宽孩子的视野,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家长可以带孩子参与社区服务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公民意识。

04

陶行知与王阳明:异曲同工的教育智慧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张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

但两者也有不同之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更多是从哲学层面探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则是将其具体化为教育方法,更具有可操作性。在家庭教育中,两者可以相互补充,共同指导家长的教育实践。

05

结语:让教育回归生活

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许多家长往往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提醒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仅仅是高分机器。

让我们一起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让教育回归生活,让学习融入实践。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成长为有知识、有技能、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