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阮玲玉》看心理健康:一个跨越时空的警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阮玲玉》看心理健康:一个跨越时空的警示

引用
澎湃
18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228567
2.
https://www.sohu.com/a/818097575_121165705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IK1E9005566NLN.html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21684
5.
https://www.douban.com/location/drama/35932957/
6.
https://www.douban.com/location/drama/10863905/
7.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2A0906Z00
8.
https://www.sohu.com/a/849775427_121157416
9.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82005
10.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1DADL90556B2EY.html
11.
https://m.thepaper.cn/detail/28335417
12.
https://www.bjiff.com/dysc/shicangfangyin/202404/t20240422_176874.html
1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5%A4%A7%E9%99%B8%E6%99%82%E6%9C%9F
14.
http://www.trends.com.cn/lifestyle/entity/10/1d041cc5-03d3-4af1-930d-557952538325
15.
https://www.baike.com/wikiid/7215515057294639107
1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1920%E5%B9%B4%E4%BB%A3%E4%B8%AD%E5%9B%BD
1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E%A4%E7%9F%A5%E8%A1%8C%E4%B8%BA%E7%96%97%E6%B3%95
18.
https://image.hanspub.org/Html/35-1134556_84892.htm

1992年,导演关锦鹏执导的电影《阮玲玉》上映,张曼玉在片中饰演阮玲玉。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传记片,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心理健康这一永恒的话题。

阮玲玉,这位被誉为“默片皇后”的传奇女星,她的生命轨迹令人唏嘘。1935年3月8日,年仅25岁的阮玲玉在留下“人言可畏”的遗书后,服安眠药自杀。她的离世,引发了人们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深刻思考。

01

情感困境:压垮骆驼的第一根稻草

阮玲玉的情感生活充满了坎坷。她先后与张达民、唐季珊陷入情感纠葛。张达民是一个纨绔子弟,整日沉溺于纸醉金迷的生活,对阮玲玉缺乏真正的关爱;而唐季珊则是一个玩弄女性感情的商人,他对阮玲玉的所谓“疼爱”更多是出于对美的占有欲。阮玲玉在两段感情中都未能得到真正的爱与尊重,反而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02

社会舆论:无形的枷锁

作为公众人物,阮玲玉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在1930年代的中国,社会对女性,尤其是女演员,有着诸多刻板印象和偏见。阮玲玉的私生活成为小报记者追逐的焦点,她的感情纠葛被无限放大,甚至扭曲。在那个没有隐私可言的环境中,阮玲玉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这种压力最终演变成一种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她的精神。

03

心理健康:被忽视的内在世界

阮玲玉的悲剧,不仅仅是外在压力的结果,更与她内心的挣扎密切相关。在那个年代,心理健康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人们往往忽视了精神层面的关怀。阮玲玉在多重压力下,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最终选择了逃避现实。

04

现实启示:关注心理健康

如今,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据统计,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超过3.5亿,每年约有100万人因抑郁症自杀。在中国,抑郁症患者人数更是超过9500万。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痛苦中挣扎。

面对心理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心理学家指出,认知失调是导致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个体面临新情境时,新认知与旧认知的冲突会带来紧张不适感。例如,一个一直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却因为情绪不好开始熬夜、吃垃圾食品,这种行为与观念的冲突就会引发认知失调。

要减少认知失调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改变行为:调整与观念相冲突的行为,比如改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2. 改变认知:重新评估自己的观念和信念,思考其合理性。这需要对引发认知失调的观念进行深入分析。

  3. 增加新的认知元素:通过收集更多信息,为缓解认知失调提供新的思路。比如,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可以通过查阅学术研究、专家观点等方式来增加新的认知。

阮玲玉的悲剧,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对心理健康认知不足的体现。今天,当我们再次审视这段历史时,应该从中汲取教训,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无论是面对情感困境、社会压力,还是内心的挣扎,我们都应该学会关爱自己,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和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让每一个生命都得以绽放光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