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教授揭秘:科学饮食如何逆转肥胖?
陈伟教授揭秘:科学饮食如何逆转肥胖?
“肥胖症的治疗不能仅仅依靠饮食干预,而是需要专业的医学营养治疗。”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伟教授看来,医学营养治疗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少吃多运动”,而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医学营养治疗:科学减重的关键
在第三届中国肥胖大会上,陈伟教授详细介绍了医学营养治疗在肥胖症管理中的重要性。他指出,医学营养治疗与一般的生活方式管理中的饮食干预有着本质区别。医学营养治疗不是简单地劝导患者“少吃”,而是基于能量限制的个性化营养策略,涉及筛查、评估、诊断、治疗、再评估、持续管理等多个环节。
六大减重膳食方案:精准施策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医学减重膳食方法主要有六种:
限能量膳食(CRD):在目标能量摄入基础上每日减少能量摄入500~1000 kcal,或较推荐摄入量减少1/3总能量。研究发现,CRD干预后,体重平均减轻至初始体重的11%,并改善心脏功能。
高蛋白饮食(HPD):蛋白质摄入量占每日总能量的20%~30%,但不超过2.0 g/(kg•d)。一项系统评价显示,与常规蛋白质膳食相比,HPD更能显著减轻体重、缩小腰围。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0%,脂肪供能比≥30%。研究显示,LCD可显著减少体重和脂肪含量,短期干预有益于控制体重、改善代谢。
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VLCD):以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20%为目标。VLCD短期内干预有助于改善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间歇性能量限制(IER):包括隔日禁食法、4:3或5:2 IER等。研究显示,与常规饮食相比,IER可降低患者体重、减少脂肪含量、改善血脂。
代餐饮食:一项涉及278例受试者的试验显示,代餐组在血糖控制、舒张压和甘油三酯水平方面有显著改善,同时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风险,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质量。
最新研究:为科学减重提供新思路
最新研究为肥胖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发现,药物司美格鲁肽能显著降低超重、肥胖且心血管风险较高人群的心血管疾病事件发生率,无论其基线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如何。
此外,东京理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薄荷醇的氨基酸衍生物——缬氨酸薄荷基酯(MV)和异亮氨酸薄荷基酯(MI),这两种化合物不仅具有卓越的抗炎性能,还显示出抗肥胖的潜力。
多学科协作:肥胖症防治的未来方向
肥胖症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正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所强调的:“肥胖症成因复杂,需要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这要求我们在制定减重方案时必须因人施策,确保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个性化。”
未来,建立标准化的体重管理中心将是肥胖症防治的重要方向。这需要以患者为中心,以肥胖症为链条,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为患者提供基于证据的标准化、多学科、一站式的体重管理方案。
科学减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患者、医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医学营养治疗、多学科协作和持续的体重管理,我们有望帮助更多肥胖症患者实现减重目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