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身安全保护令:守护家庭暴力受害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身安全保护令:守护家庭暴力受害者

引用
8
来源
1.
https://login.12309.gov.cn:8443/spp/llyj/202410/t20241023_669617.shtml
2.
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448541.html
3.
https://jmqfy.hn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1147
4.
https://www.dehenglaw.com/CN/tansuocontent/0008/031095/7.aspx?MID=0902
5.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3/id/7837811.shtml
6.
http://www.news.cn/20241125/aae1057c4c3c4b39b68dc4f760f96a31/c.html
7.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mb/2024-03/23/content_30821655.htm
8.
http://www.yuduls.com/class/53602/2024051478749.shtm

2024年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与全国妇联联合发布5件反家庭暴力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件令人震惊:被告人谢某宇因不满妻子文某某起诉离婚,预谋并实施了杀害行为,最终被依法判处死刑。这起案件揭示了家庭暴力可能带来的最严重后果,也凸显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在实际执行中面临的挑战。

人身安全保护令是反家庭暴力法创设的重要举措,通过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民事裁定,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一制度仍面临诸多困境。

01

申请难:制度知晓度低,特殊群体更显弱势

内蒙古自治区A县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故意杀人案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因长期遭受家庭暴力而将施暴人杀害,却对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一无所知。类似情况并非个例,在一些地区,基层公安部门、检察院、法院处理的家暴案件中,尚未有人申请过人身安全保护令。

未成年人和其他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遭受家庭暴力时,往往因维权意识与能力的欠缺而难以自主申请。同时,性少数群体在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时,还可能面临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双重阻碍。

02

执行难:保护效果受限,监督机制待完善

即便人身安全保护令得以签发,其执行效果仍不理想。由于家庭暴力的隐秘性和发生场所的封闭性,执行单位和协助执行单位难以做到全天候保护,被申请人的违法行为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

此外,检察机关在监督执行方面的职能尚不明确,相关支持起诉的探索也相对有限。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为案件办理提供了进一步规范,但实践中仍存在执行部门不履职或怠于履职的情况。

03

突破口:多方协作,构建全方位保护体系

面对这些困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的保护体系。首先,应加强针对性普法宣传,让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群众熟知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其次,检察机关应继续做强民事支持起诉,帮助受害人克服举证困难,推动支持起诉向特别程序领域延伸。

同时,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妇联、民政部门等应加强协作,完善庇护、医疗、救助及未成年人监护等措施。对于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行为,必须坚决依法惩处,维护司法权威。

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实施,不仅关乎个体权益的保障,更关系到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正如最高人民法院所强调的,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制度完善,才能真正让这一纸保护令成为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安全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