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西部计划:在基层实践中塑造未来领袖
大学生西部计划:在基层实践中塑造未来领袖
2003年,一项旨在鼓励青年投身西部建设的宏伟计划正式启动。这项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部委共同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至今已走过整整20个年头。20年来,超过50万名高校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积极响应号召,奔赴祖国西部的2000多个县(市、区、旗),在基层一线挥洒汗水,奉献青春。
在基层实践中磨砺成长
淡素仙,一位来自西北政法大学的普通本科生,如今已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优秀代表。作为行政法学院2023届本科毕业生,她选择留在陕西铜川市王益区七一路街道办事处服务。在这里,她不仅负责日常的营业执照审批和食品安全工作,还主动承担起街道的共青团工作。
在一次全民运动会上,淡素仙主动请缨,积极参与到柿树沟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她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赛场内外,为活动的顺利进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样的经历,让她在实践中不断成长,逐渐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基层工作者。
跨文化交流中的视野拓展
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辛颖,她的故事则展现了西部计划志愿者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经历。作为2009年中尼两国建立青年交流机制后的首批志愿者,辛颖被派往尼泊尔联合国驻地协调员办公室工作。在这里,她不仅要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更要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初到加德满都,我被这里闲适的生活节奏和热情的民风深深吸引。”辛颖回忆道,“但真正投入工作后,才发现国际组织的工作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面对满是专业术语的文件和繁琐的合作流程,她一度感到迷茫和压力。然而,正是这些挑战,让她迅速成长,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更深刻理解了国际组织工作的意义。
挑战与成长并存
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根据一项针对江苏赴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志愿者在服务初期感到不同程度的工作难以胜任,更有近50%的志愿者表示有明显的孤独感。这些负面情绪,考验着志愿者们的意志和毅力。
然而,正是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志愿者们得到了快速成长。他们学会了如何在陌生环境中建立新的社会联系,如何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更培养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正如一位志愿者所说:“西部计划让我学会了坚持,也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培养未来的社会栋梁
大学生西部计划不仅仅是一项志愿服务活动,更是一个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平台。通过在基层一线的实践锻炼,志愿者们不仅提升了个人能力,更培养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据统计,近年来在新疆(含兵团)、西藏等地,约有35%的服务期满志愿者选择扎根当地,为西部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中有的成为了基层干部,有的投身教育事业,还有的在医疗、科技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选择留在西部的志愿者,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西部精神”。
结语:西部计划的深远影响
20年来,大学生西部计划已成为推动西部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不仅为西部地区输送了大量人才,更在广大青年中树立了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时代风尚。
对于每一位参与西部计划的志愿者来说,这段经历都将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不仅塑造了他们的品格,提升了他们的能力,更为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正如一位志愿者所说:“西部计划让我明白,真正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做出贡献,而非追求个人的名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学生西部计划将继续肩负起培养未来领袖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