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从皇权象征到国家记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从皇权象征到国家记忆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0742963_121124392

北京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及其建筑群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从明朝永乐年间始建至今,天安门广场经历了多次重要的历史变迁和建筑改造,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

天安门广场的历史变迁

  •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始建天安门(原名承天门)。
  • 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后称天安门。此时的天安门前只是一块封闭的T形宫廷广场,为明清两朝举办重大庆典和向全国发布政令的重要场所,也代表着皇权的威严。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2


天安门广场3


天安门广场4


天安门广场5


天安门广场6


人民大会堂


中国国家博物馆


人民英雄纪念碑1


人民英雄纪念碑2


人民英雄纪念碑3


人民英雄纪念碑4


人民英雄纪念碑5


人民英雄纪念碑6


人民英雄纪念碑7


毛主席纪念堂


建国六十周年的天安门广场1


建国六十周年的天安门广场2


建国六十周年的天安门广场3

重要历史事件与建筑改造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因广场旗杆与天安门之间的距离不够将来要过游行队伍的宽度,天安门前的华表和石狮子被移动了6米。
  • 1954年:拆除了中华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户部刑部等衙署、以及仓库棋盘街等建筑。
  • 1958年:在广场中央建成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 1959年:建成了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现在的中国国家博物馆)。
  • 1978年:天安门广场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改建,建成了毛主席纪念堂。

文化遗产价值

天安门广场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意义,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建筑群,从人民英雄纪念碑算,只有近七十年历史。能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世界最年轻的遗产点,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