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青海民和遗址揭示4000年前面条秘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青海民和遗址揭示4000年前面条秘密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29960412_121798711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17A00MLF00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08A09EG600
4.
https://www.sohu.com/a/817373184_121124392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MD0CB7055677BZ.html
6.
https://www.sohu.com/a/772268312_121119270
7.
http://www.qinghai.gov.cn/dmqh/system/2024/06/17/030046562.shtml
8.
https://noodleplanet.co.kr/zh-CN/%E4%B8%AD%E5%9B%BD%E7%9F%A5%E8%AF%86%E5%8F%91%E5%B1%95%E5%8F%B2/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6%87%E5%AE%B6%E9%81%97%E5%9D%80
10.
http://his.newdu.com/m/view.php?aid=479458
1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23/10/23009994_1114918720.shtml

1981年,青海民和县喇家村,一场持续至今的考古发掘拉开了序幕。这里,一个震惊世界的历史发现正在等待着人们去揭晓。

01

一碗改写历史的面条

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喇家遗址东南部小广场区域进行发掘时,一个惊人的发现出现了:在一座地面式建筑中,一个篮纹红陶碗倒扣在地上,里面竟然保存着一些面条状的遗物。这些面条粗细均匀,卷曲缠绕,仿佛刚刚制作完成一般。

经过科学检测,这些面条被证实是由黍和粟两种小米制成的。这一发现的意义非同凡响:它将人类食用面条的历史向前推进了整整2000年,成为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实物证据。

02

一个见证文明的遗址

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南端的官亭盆地,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黄土高原南缘的过渡地带,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原与西域的重要通道。遗址中不仅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面条,还出土了大量的人骨遗骸、石器、玉器等文物,展现了4000年前黄河上游地区先民的生活面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考古所见最大的石磬——“黄河磬王”,以及工艺精湛的大玉刀,这些珍贵文物不仅体现了当时的高度文明,也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03

一段延续千年的文化

这碗4000年前的面条,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考古发现,更是一把钥匙,为我们开启了探索中国面条文化历史的大门。从最初的简单形态,到后来发展出拉面、刀削面、烩面、担担面等数不胜数的品种,面条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一发现也印证了中国农业文明的悠久历史。小米(黍和粟)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和加工技术的发展,为面条等面食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正如考古学家王仁湘所说,这碗面条是“黄河上游史前文明高度的生动诠释”。

04

一脉相承的文明传承

喇家遗址的发现,让我们得以一窥4000年前中国先民的生活场景。这碗面条,不仅仅是食物,更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化。它告诉我们,早在4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掌握了农作物的种植和加工技术,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文明成就。

今天,当我们品尝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时,不妨想象一下,4000年前的黄河岸边,先民们也是这样围坐在一起,享受着他们的“面条时光”。这不仅仅是一碗面的故事,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见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