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频繁做B超对胎儿有伤害吗?产科医生给出明确指导
孕期频繁做B超对胎儿有伤害吗?产科医生给出明确指导
近日,35岁的明星张檬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孕期日常,表示自己怀孕11周以来,坚持每周做一次B超,称“看一眼才踏实”。她的分享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怀孕后如此频繁地做B超行不行,是否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航空总医院产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武海荣表示,张檬的行为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有些孕妇,尤其是经历过较长备孕期或有过孕期不良孕史(如胚胎停育)的孕妇,孕早期会比较焦虑,总是担心胎儿发育出现问题,因此检查比较频繁。武海荣说:“孕12周前子宫位于盆腔,多普勒胎心听诊仪难以探测到胎心音。对这类孕妇而言,只能通过做B超或化验检查确认胎儿宫内健康状况。”
武海荣介绍,B超即超声波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式。它相当于一台“透视机”,可通过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显示人体内脏器官的形态和结构,帮助医生发现体内异常情况。“从原理上讲,B超是靠声波传导,不存在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不会对人体产生损害,目前广泛应用于全身各器官系统以及孕期检查。频繁短时间做B超一般来说不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对焦虑的孕妇来说还能起到一定安抚作用。”
“不过,频繁做B超对于普通孕妇来说并非必需。”武海荣介绍,B超在孕妇检查中主要用于监测胎儿的发育和健康状况,一般情况建议每月做1次B超;或按照孕期所处阶段定期检查,具体安排如下:
**早孕期(13周+6天前):**通常进行2次B超,第一次在孕7周左右,主要确定胎儿是否存活和核对孕周、确认是否宫内妊娠、排除宫外孕等;第二次在11周~13周+6天,通过B超进行NT筛查。NT值为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软指标,指胎儿颈后半透明层的厚度。之所以最晚为13周+6天,是因为14周前胎儿颈部异常积液发生率明显大于14周后。NT正常值为2.5毫米以下,大于该值提示胎儿有染色体异常风险,孕妇需及时到医院进行羊水穿刺检查。
**中孕期(第22~24周):**需进行1次详细的B超,俗称“大排畸”,是最重要的检查之一,用于了解胎儿的器官结构和发育情况,排除胎儿畸形,保障优生优育。
晚孕期(28周后):B超检查更为频繁,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进行多次B超,监测胎儿的生长情况、羊水量、胎盘位置等,结合胎心监护,共同为分娩做准备。
武海荣表示,这些检查有助于全面了解胎儿的发育状况,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目前科学研究并未明确发现常规B超检查会对胎儿造成伤害,但过度使用超声波可能存在未知风险。因此,建议孕妇在医生指导下安排科学、合理的B超检查,避免不必要的频繁检查。”
“一般而言,仅有以下少部分特殊情况需要增加B超检查频次。”武海荣说,一是判定为高风险孕妇,如年龄较大、合并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或以前有过不良孕产史的孕妇;二是检查发现胎儿可能存在健康风险,如生长迟缓、羊水异常、胎动减少等。这些情况下,增加B超检查有助于更密切地监测母婴健康状况,确保必要情况下能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武海荣最后提醒,普通B超是二维超声,随着胎儿医学的发展,目前还有三维彩超、四维彩超等检查形式,后者能看到胎儿的立体图像或动态影像。“但不建议孕妇盲目跟风,为了解胎儿状态频繁做三维、四维超声。这类检查通常需要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来详细观察宝宝的身型或其他细节,可能导致超声波能量过度聚焦,产生热效应和声波效应,给胎儿带来潜在的不良影响。此外,频繁检查还可能使孕妇过度担心胎儿健康,进而产生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