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探IM长连接技术揭秘:高效实时通讯的秘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探IM长连接技术揭秘:高效实时通讯的秘密

引用
CSDN
9
来源
1.
https://blog.csdn.net/cxyxysam/article/details/136537273
2.
https://cloud.baidu.com/article/3319758
3.
https://cloud.baidu.com/article/2971328
4.
https://www.cnblogs.com/imteck4713/p/18195588
5.
http://www.h3399.cn/202001/748499.html
6.
http://www.52im.net/thread-4707-1-1.html
7.
http://www.bilibili.com/read/cv33909233/
8.
http://m.suning.com/search/16nl8l.html
9.
https://jwc.chzu.edu.cn/www.baidu.com/links&gyqs=3Dxyu

探探的IM长连接技术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通过Go语言的多协程并行和异步IO特性,探探实现了低延迟、高稳定性的实时通讯服务。经过持续优化,系统将GC时间从5ms降至100微秒,主要gRPC接口调用延时也大幅下降,为用户提供了流畅的使用体验。

01

技术选型:为什么选择TCP和Go语言?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实时消息推送是社交应用的核心需求。探探在设计IM长连接系统时,首先面临的就是网络协议的选择。经过对比分析,团队最终选择了TCP协议,而不是UDP或WebSocket。

选择TCP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移动端特性:移动端的消息发送量相对稀疏,用户每次使用手机发送的消息总数较少,且消息间隔较长。在这种情况下,TCP的慢启动和保持长连接的优势更为明显。

  2. 弱网环境:TCP具有重传机制,而UDP需要在应用层实现重传,开发复杂度更高。在弱网条件下,TCP的稳定性更好。

  3. 初始窗口大小:现代移动操作系统(如Android和iOS)的TCP初始窗口大小默认为10,这使得TCP的慢启动劣势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明显。

  4. 应用层考虑:TCP在应用层使用更为普遍,与HTTP协议和Push服务兼容性更好。同时,HttpDNS的负载均衡能力也更胜一筹。

在编程语言选择上,探探选择了Go语言,原因如下:

  • 并发优势:Go语言的多协程机制非常适合处理高并发的网络连接。
  • 性能优化:Go语言的内存管理和垃圾回收机制可以进行深度优化,这对于长连接服务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02

系统架构设计

探探的IM长连接系统采用了分层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 控制层:负责用户身份鉴权、加密组装数据、生成合法token以及动态调度分配接入节点。

  2. 接入层:核心服务层,负责卸载证书、协议对接和长连接维护,管理连接ID和roomID的映射关系,处理上下行消息。

  3. 逻辑层:记录在线人数、连接ID属性和节点映射关系。

  4. 消息分发层:封装、压缩和聚合消息,推送给相应的边缘节点。

  5. 服务层:管控业务推送权限,进行消息检测和重组装,实施限流策略保护系统。

这种分层架构设计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稳定性,能够支持千万级的并发连接。

03

性能优化实践

在性能优化方面,探探团队进行了大量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GC优化:通过代码优化和Go语言特性利用,将GC时间从5ms降低到100微秒,显著提升了系统响应速度。

  2. gRPC调用优化:采用gRPC的Streaming功能,实现了高效的消息传输。主要接口的p99调用延时从300ms降至5ms。

  3. 负载均衡:通过控制层实现动态负载均衡,根据客户端和各边缘节点的实际情况,按照就近原则选择合适的接入节点。

  4. 消息队列:引入消息队列机制,实现异步解耦,提高系统吞吐量。

  5. 链路追踪:采用jaeger进行链路追踪,通过TraceID串联请求经过的所有服务,便于性能分析和优化。

04

实践效果与未来展望

通过上述技术选型和架构设计,探探的IM长连接系统实现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 消息推送延迟大幅降低,用户体验得到明显改善。
  • 系统稳定性显著提升,能够应对高并发场景下的压力。
  • 服务的SLA(服务水平协议)得到优化,为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未来,探探将继续在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技术探索:

  1. 单机连接数优化:虽然目前更关注服务的SLA,但单机连接数的优化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
  2. 多协议支持: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可能会考虑支持更多类型的网络协议。
  3. 智能化运维:通过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更智能的系统运维和故障预测。

探探的IM长连接技术实践展示了在移动社交应用中实现高效实时通讯的可能性。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和技术选型,结合持续的性能优化,可以为用户提供稳定、快速的社交体验。这对于其他社交应用的技术选型和架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