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粤狮艺:白云区与石龙镇的舞狮头制作工艺传承与创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粤狮艺:白云区与石龙镇的舞狮头制作工艺传承与创新

引用
南方网
14
来源
1.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810c33d731/e287791d90.shtml
2.
https://www.sohu.com/a/850100647_120046696
3.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501201046085.html?layer=2&share=chat&isndappinstalled=0
4.
https://www.gs.chinanews.com.cn/bwsp.html
5.
https://www.cnfyblh.com/exhibition/339.html
6.
https://webzdg.sun0769.com/web/news/content/514857?share=1
7.
https://www.canon.com.cn/info/corporate/2822.html
8.
https://news.dayoo.com/guangzhou/202401/31/139995_54626545.htm
9.
https://www.shejijingsai.com/2024/10/1199258.html
10.
https://www.yanzhiwu.com/news.html
11.
http://dg.bendibao.com/xiuxian/202465/172944.shtm
12.
https://pub.timedg.com/a/2025-01/16/AP6788b89ce4b09ef8b582e25f.html
13.
http://www.dg.gov.cn/shilong/jjsl/tpxw/content/post_4205130.html
14.
https://pub.timedg.com/a/2024-02/07/AP65c2f160e4b043dad171cd02.html

在广东地区,舞狮不仅是春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更是一种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而舞狮的灵魂,无疑就是那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狮头。在广东,有两个地方的舞狮头制作工艺尤为著名:广州市白云区和东莞市石龙镇。它们分别代表了南狮制作的最高水平,且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之路。

01

百年传承:南狮制作的两颗明珠

白云区的舞狮头制作以南狮为主,历经多年发展,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手工技艺。在佛山南海狮山颜峰社区,65岁的佛鹤狮扎作大师叶竞循正在他的工坊里忙碌着。这里不仅是他的工作室,更是佛鹤狮头扎作技艺的传承地。叶竞循从清末起,一家三代均以狮艺制作为业。上世纪70年代,在父亲的带动下,他开始接触扎狮工艺,随后在颜峰社区设厂经营狮鼓皮加工、狮头制作、狮艺用品等,叶氏兄弟因此成为南海小有名气的狮艺制作高手。

石龙镇的“德和兴”醒狮店则是一家始于清朝末年的百年老店,已历四代传承。所制作的传统南方醒狮以刘、关、张三种面谱造形,分为白狮、红狮、武狮。醒狮头制作工艺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郭润棠制作的狮子不仅销往东南亚,还多次被用于大型醒狮比赛。

02

巧夺天工: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

舞狮头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精细,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在白云区,佛鹤狮头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四道工序:扎作、扑布、绘饰、装狮。其中,“扎作”是最关键的一步,需要用精选加工过的竹篾、藤条、铁线、纱纸扎制头胚。一个完整的狮头需要一千多条竹篾,扎千余至三千多个节点。随后是“扑布”,即用毛笔蘸抹浆糊,按照一层纱纸、一层布、一层浆糊的方法进行糊贴。待干燥压面后,便可进行“绘饰”,狮头以红、黄、绿为主色,根据不同造型再加减黑、白、灰、金等色彩,还要画如意纹、太极纹等纹样。最后是“装狮”,用马尾毛、鹰毛、羊毛、人造毛等原材料,进行缀毛、上须、装眼等,并在狮额居中位置书写“福”“王”等字。

石龙镇的醒狮头制作工艺则包括扎廓、贴纸、晾干、贴花、上油漆、贴装饰等步骤。其中,“扎廓”又叫扎架,要选用柔软度特别好的黄竹;“贴纸”是用浆糊将沙纸贴在狮头的轮廓上,不断重复直到整个狮子雏形初现;“贴花”是在已晾干的轮廓上扑纸、贴花,利用各种亮片、彩纸和手工描绘,把整个狮头、眼、鼻等画出来。一个醒狮头的制作周期约为十天。

03

创新突破: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型

面对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舞狮头制作工艺也在积极寻求创新和突破。叶竞循开发出兼具佛装狮和鹤装狮特点的新品种——佛鹤狮,这种创新设计使狮头重量减轻近一半,仅4至5斤重,同时又保留了南狮制作夸张、神采飞扬的特点。这样的设计不仅受到国内市场的欢迎,还远销至菲律宾、法国、美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石龙镇,非遗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新的探索方向。石龙镇不仅建立了非遗博物馆,还打造了“东莞非遗第一街”,将非遗展览展示、传承体验、文旅研学融为一体。此外,石龙镇还积极探索数字化保护方式,如与佳能等企业合作,利用现代打印技术为传统工艺注入新活力。

04

挑战与展望:传统工艺的未来之路

尽管两地的舞狮头制作工艺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最突出的问题是后继乏人,许多年轻人不愿从事这项耗时耗力的手工艺工作。此外,如何在保持传统工艺特色的同时实现产业化发展,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两地都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例如,通过与学校合作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培养年轻一代的兴趣;利用互联网平台扩大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与现代科技结合,开发更多文创产品等。

广东舞狮头制作工艺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展现了匠人们的精湛技艺,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这门古老的手工艺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