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诺门罕战役可知中国抗战之艰辛
由诺门罕战役可知中国抗战之艰辛
1939年爆发的诺门坎战役是二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苏军与日军在这场战役中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本文不讨论战役的胜负,而是通过对比双方的兵力、装备和消耗,揭示中国抗战的艰辛。
苏军投入的兵力和装备
在诺门坎战役中,苏军共投入了10万余人的兵力,主要技术装备包括498辆坦克、346辆装甲车、542门大炮和515架飞机。此外,苏军还动用了大量作战物资,总共消耗了8万吨,其中弹药消耗量达到3.1万吨。
苏军的损失和战果
在作战中,苏军损失了近400辆坦克和装甲车,作战飞机损失了207架。人员伤亡方面,苏军阵亡人数为9703人(含失踪人员),受伤人数为15251人。击毁了日军29辆坦克和7辆装甲车,日军伤亡数字最高的为18000人。
日军的参战情况
日军在诺门坎战役中出动的总兵力为7.5万人,但参战兵力主要是第23师团及第8国境警备队等25000余人。第23师团成立于1938年,兵力只有1.3万人,属于警备性质的“治安师团”,装备和军事素质都很一般。
与抗战时期日军的对比
抗战初期,日军常设师团兵力在2.5~2.8万之间,拥有600余挺轻重机枪、600多具掷弹筒,75毫米以上身管火炮64门,此外还有70毫米步兵炮、37毫米反坦克炮数十门。如果都换算成第23师团,就按1:3,起码相当于50个吧。以诺门坎战役为参照的话,如果日军投入50个第23师团,苏军需要出动多少兵力,多少技术装备?需要消耗多少作战物资,多少弹药呢?
弹药消耗的对比
诺门坎战役中日军弹药基数只有0.2个会战份/师团,而抗战时期各战役中日军弹药基数至少0.5个会战份/师团,主要战役则更多。像日军在淞沪会战中消耗3个会战份/师团,在武汉会战中消耗了1.5个会战份/师团,在南昌会战中也是消耗了1.5会战份/师团。淞沪会战日军投入了20多万兵力,武汉会战日军投入了30多万兵力,大家可以算算这些战役中,日军弹药总消耗量是诺门坎战役的多少倍?几十倍了!
中国军队的装备情况
自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抗战,几百万中国军队总的弹药消耗量只有20万吨,平均每年只有2.5万吨,而诺门坎战役中10万苏军各种弹药的消耗量就达到3.1万吨!武器方面,中国军队普遍缺乏重武器,国军大部分的步兵师连一门75毫米山炮都没有,支援火力只有82毫米迫击炮。而八路军,有一门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都当宝贝疙瘩伺候着,每一发炮弹的使用都需要审批!
通过数据可以发现,面对穷凶极恶、武装到牙齿的日军,中国抗战打得有多艰辛了,真的就像《义勇军进行曲》中的歌词: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