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指南推荐:幼儿园语言能力培养秘籍
教育部指南推荐:幼儿园语言能力培养秘籍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幼儿园阶段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呢?
倾听与表达:语言能力的基础
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
指南建议,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例如,成人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讲话,用幼儿能听得懂的语言与之交谈,并对幼儿提要求和布置任务时要求他注意听,鼓励他主动提问。
培养文明的语言习惯
成人要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例如,在与他人交谈时使用礼貌用语,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同时,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如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等。
鼓励幼儿清楚表达
家长和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其表达水平如何,都要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回应。当幼儿因急于表达而说不清楚时,要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说,并给予必要的补充,帮助他理清思路。
阅读与书写准备:语言能力的延伸
培养阅读兴趣
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图画书,保证幼儿自主阅读的时间。经常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激发其阅读兴趣。
发展阅读理解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幼儿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内容。例如,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讨论故事内容,有条理地讲述故事大意。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培养书面表达愿望
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书写兴趣。例如,准备可供幼儿随时取放的纸、笔等材料,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在绘画和游戏中做必要的书写准备,如学习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运笔技能。
家园共育:语言能力培养的关键
幼儿园和家庭要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例如,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语言游戏等方式,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机会;家长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幼儿交流,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让幼儿感受语言的魅力和实用性。
需要注意的是,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因此,要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避免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
总之,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机会,才能有效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