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亲子游戏提升孩子专注力
家园合作:亲子游戏提升孩子专注力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是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研究表明,3-7岁是培养儿童注意力的黄金期,而家园合作则是提升孩子专注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亲子游戏、阅读等活动,家长和老师可以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专注习惯。
为什么家园合作如此重要?
一位幼儿园老师在分享家访经历时提到:“通过家访,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内心情感等等,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家长也通过家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了班级的总体情况,更清楚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劣势,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
另一位老师则表示:“家访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家长们问的最多的问题是,幼儿园什么时候开始教写字算数?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具体地向家长解释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使家长明白我们的教育不能超出幼儿的接受能力,不能拔苗助长。”
亲子游戏:提升专注力的趣味方式
研究表明,幼儿天生爱动手操作,对科学活动充满好奇。通过科学游戏,不仅能提升孩子的专注力,还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例如,“小精灵幼儿科学发现室”就是专门为幼儿园打造的系统科学教室,提供多样化的科学产品器材。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可以自由探索,动手操作,充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三至五岁的幼儿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为8到10分钟。因此,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应给幼儿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究,自己动手操作器材,等时间到了(或闹钟响起)再去引导他们进入下一个环节,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幼儿自己的动手能力,也能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与欲望。
如何科学地培养专注力?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教授指出:“孩子的注意力发展水平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注意力的稳定性,即人注意保持在某种事物上的时间;二是注意力的广度,即同一时间内人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也称注意的范围;三是注意力的分配,它取决于人同时进行的若干活动的性质、复杂程度及对活动的熟悉程度等;四是注意力的转移,指人在从事一件事后是否能快速进入下一件事,或在做事被打断后能否很快回归到原来的事情上。”
研究表明,5-6岁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不超过15分钟。因此,家长和老师在安排学习活动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例如,低年级孩子持续学习20分钟后需要休息一会儿。同时,要避免过度责骂,理解孩子“坐不住”的生理特点。
家园共育活动案例:走进动物世界
以“走进动物世界,共享亲子时光”为主题,幼儿园可以组织一系列家园共育活动:
动物知识讲座:教师通过PPT或展板,向家长和幼儿介绍不同种类的小动物,包括它们的生活习性、特点等。鼓励家长和幼儿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小动物知识。
亲子手工活动: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小动物的手工作品,如折纸小动物、彩泥小动物等。
动物模仿秀:家长和幼儿一起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和声音,进行表演。
动物故事分享: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讲述关于小动物的故事。
参观动物园(可选):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小动物。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还能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结语
家园合作是提升幼儿园大班孩子专注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的亲子游戏和系统的教育方法,结合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专注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