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干炉姐的非遗传承:榆林干炉馍馍的创新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干炉姐的非遗传承:榆林干炉馍馍的创新之路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63690633_121285248
2.
https://www.sohu.com/a/848886259_121956422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SON1DJ05128QQ3.html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J6F00005198R91.html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QCRPNLC055666U7.html
6.
https://zhuanti.mct.gov.cn/xcss2024_shjlzzxc/shanxi1/detail/6856.html
7.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4679657-99367376-t
8.
http://whysw.org/m/view.php?aid=110833
9.
https://www.ylrb.com/2/2xw/wh/812303.shtml
10.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3375842-9527nb-com
11.
http://news.cnwest.com/bwyc/a/2024/10/18/22830266.html

在陕西榆林,有一种传统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诱人的口感,赢得了无数食客的喜爱。它就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镇川干炉馍馍。而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位被誉为“干炉姐”的女性,她不仅继承了这门传统手艺,更以其创新精神,将这道地方小吃推向了世界舞台。

01

从传统到创新:干炉馍馍的非遗之路

干炉馍馍,这道榆林镇川的瑰宝级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诱人的口感,赢得了无数食客的喜爱。制作干炉时,选用温水和面,对面团的硬度有着极高的要求。随后,撒上一撮带盐的干面粉,经过手工压制,形成独特的形状。置于炉鏊之上,经过烙烤的洗礼,干炉逐渐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它的外形犹如一面鼓,中心印着小红印,寓意着吉祥如意。若是在和面时加入一点清香油,干炉便化身为油干炉,酥脆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02

班园园的创业故事

班园园,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干炉姐”,是榆林干炉馍馍的代表性传承人。她不仅继承了这门传统手艺,更以其创新精神,将这道地方小吃推向了世界舞台。

在创业初期,班园园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干炉馍馍的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现代市场的大量需求。同时,如何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吸引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也成为她思考的重点。

03

创新突破:环保包装与国际视野

为了解决传统工艺与现代市场之间的矛盾,班园园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她首先从包装设计入手,采用环保材料,设计出既传统又时尚的包装。这种包装不仅便于携带,更符合现代人对环保的追求。

在口味创新方面,班园园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尝试加入新的元素。她推出了多种口味的月饼,包括豆沙、枣泥等传统馅料,同时也开发了更适合国际市场的创新口味。这些创新不仅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也让干炉馍馍走出了国门,成为代表榆林的美食名片。

04

榆林非遗美食全景

榆林的非遗美食远不止干炉馍馍一种。绥德的羊肉面,面条筋道有嚼劲,汤底鲜美无比;绥德油旋,搭配猪头肉或羊杂碎,风味独特;榆林拼三鲜,汇聚半汤之美味,食材丰富;清涧煎饼,荞面制成,搭配绿豆芽等馅料,清凉开胃;子洲馃馅,油酥面团包裹枣泥等馅料,皮酥馅甜;洋芋擦擦,土豆薄片拌面粉蒸制,香气四溢;羊杂碎,内脏搭配酸辣汤汁,鲜嫩多汁;榆林豆腐,酸浆点浆,白嫩细腻;榆林大烩菜,分门别类,层次分明。

这些美食如同榆林的风土人情,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独特的风味。它们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承载着陕北人民的生活智慧和文化传承。

05

结语

在班园园的带领下,榆林干炉馍馍不仅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更以创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这不仅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更是对陕北饮食文化的弘扬。正如班园园所说:“我们要让世界了解榆林,让榆林美食走向世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