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师范学院:百年的教育传奇
黄冈师范学院:百年的教育传奇
黄冈师范学院,这所百年学府见证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变迁与发展。从1905年的黄州府师范学堂到如今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黄冈师范学院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前行,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教师和各类专业人才。
百年沧桑,薪火相传
黄冈师范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05年的“黄州府师范学堂”。在抗日战争期间,学校曾迁址到新洲大渡村,并改名为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解放战争时期,学校几度迁移,但始终保持着“湖北省立黄冈师范学校”的校名。1960年,学校更名为黄冈师范专科学校,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黄冈师范学院”。2011年10月,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1月与原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进一步壮大了办学实力。
教育特色:培育新时代“大先生”
作为一所师范院校,黄冈师范学院始终将教师教育作为办学特色。学校积极实施“优师计划”,致力于培养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教育的优秀教师。2024级黄冈市地方“优师计划”师范生签约仪式上,100名定向培养学生与学校和黄冈市教育局签约,展现了学校在教师教育方面的持续投入。
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更强调师德师风的养成。通过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培养他们成为“四有”好老师。正如副校长夏庆利所说:“希望‘优师计划’师范生认真领会毕业安置方案的精神要义,秉持黄师学子的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涵养教育情怀。”
学术成就:科研创新结硕果
在科研领域,黄冈师范学院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李士明教授,连续三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彰显了学校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李教授长期致力于食品科学特别是天然产物提取、功能食品开发等研究方向的创新和应用,为推动食品科学领域的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学校还邀请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孙学良教授来校讲学,为师生带来关于“卤化物基全固态电池的挑战与机遇”的学术报告。孙院士的报告不仅展示了学校在电化学能源领域的研究实力,也体现了学校在学术交流方面的开放态度。
展望未来:打造高水平师范大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黄冈师范学院正朝着“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目标迈进。学校将继续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同时加强科研创新,提升整体办学水平。通过实施“优师计划”、推进科研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学校正努力为地方教育和区域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黄冈师范学院的百年发展历程,是一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缩影。从最初的师范学堂到如今的本科院校,学校始终坚守教育初心,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展望未来,黄冈师范学院将继续秉持“厚德、博学、力行、致远”的校训,为实现教育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