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新:《富春山居图》数字化重生
科技赋新:《富春山居图》数字化重生
2024年7月,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推出了一项令人惊叹的数字化创新项目——将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幅创作于600多年前的山水画作,如今以高5米、长40米的数字长卷形式,借助全息影像和裸眼3D技术,生动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这项创新性的数字化展示项目,不仅让观众能够“穿越”时空,亲身体验古代文明的魅力,更展现了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的可能性。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表示:“利用光影技术辅助展示,在当下已经十分普遍。我们在整个展馆100多个位点运用了多种最新的光影技术,包括OLED交互、裸眼3D等。”
无独有偶,在2025年央视网络春晚的舞台上,《富春山居图》再次以创新形式与观众见面。通过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已故艺术家黄公望被“重现”于舞台之上,向观众展示这幅传世之作。这一创新之举,不仅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更展现了科技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魅力。
与之形成呼应的是西安博物院的数字化探索。该院与互联网企业合作,采用实时云渲染、生成式人工智能、3D高清建模等技术手段,将文物藏品转化为可虚拟互动的内容。观众可以化身《辋川图》中的人物,自由行走在王维笔下的辋川二十景中,每到一处景点,都会触发相应的图景介绍和诗词朗诵,让观众在笔墨山水间,尝试体会古人的心境。
这些创新性的数字化展示项目,不仅让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更开启了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新篇章。通过科技的力量,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更能让它们“活”起来,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正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活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贺占哲所说:“我们希望更多人在家里就能够看到这个展览,所以引入数智人艾雯雯,让它带领大家参观,会让观众感觉更亲近。”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传统文化将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继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