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证件号、手机号等身份证信息泄露会有什么危害,怎么补救?
名字、证件号、手机号等身份证信息泄露会有什么危害,怎么补救?
身份信息泄露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名字、证件号、手机号等关键信息的泄露,可能会给个人带来诸多风险。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些信息泄露可能带来的危害,并提供相应的补救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身份信息泄露其实挺常见的,最常见的就是名字、证件号、手机号这三个要素泄露了,基本你注册个网站,认证过信息,这三个信息都逃不掉,就会担心会被冒用,注册不良网站、开公司、办网贷什么的。
其实只要证件照、手持证件照这两项没泄露,单纯名字、证件号、手机号这三个要素泄露了,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你可以想象,只有这三项,你甚至连注册个APP,都要接收短信验证码,你接不了验证码,你看看你能注册个啥?
当然,你要真是证件照、手持证件照这两项泄露了,甚至你身份证原件就直接丢了,那么才需要注意下危害。
一、一般有这几类风险!
被冒用注册账号:可能利用泄露的身份证信息去注册各类网络平台账号,比如社交账号、金融理财账号等,进行一些违规甚至违法的操作,不过这类一般绑定的手机号都不是你的。
冒名办理银行卡、信用卡:有的犯罪分子有技术过人脸识别,或者找相似长相的人冒用,凭借身份证信息去银行申请银行卡、信用卡,然后恶意透支消费,或者用于不法转账等行为,银行往往会根据开卡登记信息向被冒用者追讨欠款,如果用于不法转账,收到黑钱,还会被冻结账户,把你账户正常的钱定义为赃款,一起收缴。
冒用办理不合规网贷:正规网贷现在都上征信,要求比较严格,需要人脸识别、手机验证码、到账也要本人银行卡,但还是有一些不合规的黑网贷,审核不严格,可能存在被冒用网贷的情况,一旦逾期就会对被冒用人进行追债。
冒名进行电信诈骗:诈骗分子以他人身份证信息伪装身份,更具迷惑性地对他人实施诈骗,一旦案发,警方在初期调查时可能会先将身份证信息对应的本人列为嫌疑人进行排查,甚至承担责任。
非法注册公司:用泄露的身份证去注册公司,若公司从事非法经营、偷税漏税等违法活动,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会找身份证主人问责,当事人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证明自身的清白并处理后续繁杂的注销等事宜。
被用于精准诈骗:诈骗分子掌握身份证信息后,能了解到个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出生日期、户籍地址等,编造出更贴合实际情况的诈骗话术,提高诈骗成功的几率,比如伪装成公检法人员,以涉及身份证相关案件为由,诱骗受害者转账等。
二、建议补救措施
挂失补办身份证:如果担心身份证实体卡片丢失导致信息泄露,或者不确定身份证是否已被不法利用,尽快前往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或居住地公安机关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点挂失补办身份证,这样原身份证就会失效,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后续冒用情况发生。
关注名下手机号:但凡涉及到贷款、网贷、注册某些平台等要求实名的账户,都需要同时认证实名手机号,所以定期检查名下是否有多出的手机号码,确定是不是被冒用信息开的卡,基本能杜绝绝大多数问题。
更改重要账号密码:立即修改涉及资金、隐私等重要网络平台账号(如网上银行、支付平台、社交账号等)的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将密码设置为高强度、包含字母数字符号组合且不易被猜到的形式,同时开启多重身份验证功能,增加账号安全性。
三、关注个人信用记录
定期查询个人征信报告,信用卡跟银行的大额贷款,在征信报告上都会有体现,并且近期的贷款申请记录、负债违约信息也都能查到,能确定是否会有冒用贷款情况。
查询方式:可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网站、线下征信查询网点等渠道查询。
通过第三方大数据报告查询大数据情况,比如网信大数据风险报告、网贷大数据报告等大数据报告,排查是否存在各类网贷平台的异消费违约行为、异常申请行为、多头借贷行为等大数据异常记录,排查是否存在冒用风险。
相关平台:网信大数据风险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