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癌晚期?这些坏习惯让你离健康渐行渐远
懒癌晚期?这些坏习惯让你离健康渐行渐远
“我变得越来越懒了。”这句看似平常的感慨,可能暗藏着健康隐患。在中医看来,长期的懒惰感不仅仅是简单的习惯问题,更可能与情绪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懒惰是身体在“报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身医学科的专家指出,长期处于抑郁情绪的人往往会感到懒惰。这种懒惰感难以自我克制,即便白天已经规划好了外出活动或运动健身,最终却可能在沙发和被窝中度过一整天,想要调整这种状态却感到力不从心。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种懒惰感与肝郁脾虚有关。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情志不畅;脾主运化,也主思虑,脾气虚损则自觉疲惫乏力,运动积极性减退,长此以往,体重便会逐渐增加。
懒惰带来的健康隐患
长期懒惰不仅会让你的身材走样,更会悄悄损害你的健康。研究显示,懒惰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
骨质疏松:缺乏运动会影响骨骼健康,导致骨质疏松。
记忆力下降:长期不活动会影响大脑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
视力问题:儿童时期如果因为懒惰而缺乏足够的视觉刺激,可能会导致弱视。
弱视,也被称为“懒惰眼”,是指患有弱视的眼睛不会主动看东西,比较“懒惰”。弱视的形成往往与屈光不正、斜视等因素有关,会导致视力发育不良,即使佩戴眼镜也无法达到正常视力水平。
如何摆脱懒癌?
想要摆脱懒癌,恢复活力?以下这些方法或许能帮到你:
设定具体目标:模糊的目标容易让人丧失行动的动力。例如,比起“我要减重”,“每天步行30分钟”这样的具体目标更容易实现。
将大目标拆解为小步骤:面对庞大的计划时,人们往往会感到畏惧。将目标分解成小步骤,每完成一步都会产生成就感,有助于持续前进。
养成规律习惯:行动需要依赖自律,但自律过于耗费意志力。将运动或学习等行为安排在固定时间,让它们成为日常习惯,能减少懒惰的可能性。
适当奖励:人类行为深受“奖赏回路”影响。完成一天的工作后,允许自己做一件喜欢的事情,或享受一份美食作为奖励。
运动调节:运动不仅能改善身体健康,还能调节情绪。从中医角度来看,运动能够调动一身的气机,调达肝气,改善情志。
保持积极心态:调整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可以通过阅读、听音乐等方式培养良好的心态。
结语
懒惰就像是一种慢性病,它不会立即致命,却会悄悄侵蚀我们的身心健康。但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方法,调整生活习惯,就能重新找回活力,拥抱健康生活。记住,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一步来。现在,就从一个小目标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