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洋油时代”到世界产油大国: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洋油时代”到世界产油大国: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之路

引用
中国数字科技馆
10
来源
1.
https://www.cdstm.cn/gallery/kxfdj/202406/t20240607_1080697.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4-12-09/doc-incyvnxz2866786.shtml
3.
https://m.sohu.com/a/845814734_121199692/?pvid=000115_3w_a
4.
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5-01-15/doc-ineeznmf7356707.shtml
5.
http://news.cnpc.com.cn/cms_udf/2022/whyl0424/ldt01.html
6.
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25/01/15/030152717.shtml
7.
https://www.feishu.cn/content/petrochemical-industry
8.
https://chuneng.ofweek.com/news/2024-09/ART-180220-8440-30646453.html
9.
https://www.cnpc.com.cn/syzs/sysh/202406/59d16df0a026477eb1a2e84d6f82bdbf.shtml
10.
http://www.news.cn/20250116/f5553f5b97a94ef1b7b1e57430bd51d0/c.html

1952年,一支特殊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57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改编为石油工程第一师(简称“石油三”),集体转业至石油行业。这支拥有6万兵力的部队,开启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辉煌篇章。

01

从“洋油时代”到“铁人精神”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石油工业几乎一片空白。据统计,1949年全国石油年产量仅有7万余吨,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石油三”作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奠基者,不仅是一支军队,更是石油工业发展的先驱。

1949年,玉门油矿解放,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起点。随后,克拉玛依、大庆、胜利等油田相继开发,中国石油工业开始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大庆油田的开发中,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发扬“铁人精神”,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世界石油开发史上的奇迹。

02

“三低”油气田的突破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国石油工业面临新的挑战。长庆油田的发现,开启了中国低渗透油气田开发的新篇章。长庆油田95%以上的油气资源属于低渗透率、低压力、低丰度的“三低”油气田,开采难度极大。面对这一世界级难题,中国石油人没有退缩。

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关,中国石油人创新形成了规模丛式钻井、中等规模压裂改造和超前精细注水三大技术系列。特别是超前注水技术,采取“先注水、后采油”策略,成功解决了“三低”油气田的开发难题。如今,长庆油田已成为中国陆上第一大油气田,2023年油气产量当量超过3.9亿吨。

03

技术创新引领未来发展

进入21世纪,中国石油工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24年,中国石油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中,深地钻探关键技术、自主茂金属催化剂、昆仑大模型等成果引人注目。

其中,深地塔科1井实现最快突破全球陆上万米大关,创造了世界陆上钻探一万米深井用时最短纪录。自主开发的茂金属催化剂在兰州石化和大庆石化实现工业应用,生产茂金属聚乙烯产品超万吨,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昆仑大模型作为首个面向能源化工全领域的行业大模型,已在地震数据处理、固井质量评价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04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中国石油工业已从“追赶者”变成“领跑者”。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产油国、第一大炼油国、第二大乙烯生产国。从最初的“洋油时代”到现在的“我为祖国献石油”,中国石油工业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更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展望未来,中国石油工业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