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欢乐谷事故调查:安全管理漏洞亟待补齐
深圳欢乐谷事故调查:安全管理漏洞亟待补齐
2023年10月,深圳欢乐谷“雪域雄鹰”过山车发生严重碰撞事故,造成28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这起事故不仅给游客带来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创伤,也再次敲响了主题公园安全管理的警钟。
事故背后的管理漏洞
事故调查报告显示,这起事故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安全管理漏洞叠加的结果:
设备维护不当:事发时,过山车发射区的1号涡流制动板后螺栓已疲劳断裂,导致制动功能失效。更令人震惊的是,该设备在事故发生前三个月故障超过100次,但有记录的仅23次。
维修资金被缩减:尽管华侨城集团批准了2884万元的修理额度,但深圳欢乐谷擅自将经费缩减至1876.9万元,关键零部件未被纳入采购清单。
维修人员技能不足:设备部人员对关键部件的技术原理不了解,对规范作业方式不清楚。维修实习生比例高达17.57%,且缺乏系统培训。
安全制度形同虚设:按规定,每次设备故障检查都需要备份相关数据,但园方自2018年起就将专用笔记本闲置。原厂多次提醒的安全隐患也被忽视。
安全事故频发,行业警钟长鸣
这起事故并非个案。近一年来,主题公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 郑州海昌海洋公园:潜水员在零下水温作业时氧气管脱落,导致溺亡。
- 广西德天瀑布景区:魔毯项目钢扣断裂,造成1死60伤。
- 上海玛雅海滩水公园:“巨兽碗”项目浮筏卡住,游客被困。
- 江西武功山景区:漂流项目皮艇侧翻,造成1死1伤。
这些事故暴露出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设备老化、维护不当、操作违规、安全投入不足等。
安全管理,任重道远
面对频发的事故,专家和监管部门纷纷呼吁加强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设施检查、员工培训、应急处理等环节,确保每个细节都有章可循。
加大安全投入:保证维修资金充足,及时更换老旧零部件,不因成本考虑而牺牲安全。
提升人员素质:加强维修人员培训,确保其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强化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定期检查,严格执法,对违规行为零容忍。
完善应急预案:与公安、消防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结语:安全是欢乐的前提
主题公园是人们追求快乐的地方,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深圳欢乐谷的事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没有安全,就没有真正的欢乐。我们期待欢乐谷能从事故中吸取教训,也期待整个行业能以此为鉴,真正将安全放在首位,为游客打造一个既刺激又安全的游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