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换乘衔接的原则与方式
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换乘衔接的原则与方式
随着城市交通系统的不断发展,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衔接变得越来越重要。合理的换乘设计不仅能提高出行效率,还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绿色出行。本文将探讨公交与轨道换乘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式,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换乘衔接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出行服务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出行方式的多元化,导致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相互协调逐步成为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趋势。合理的换乘衔接设置,提高了出行效率、缩短了出行时间,充分适应居民出行的选择需求。
换乘衔接的基本原则
对于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换乘,在布局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保障换乘的连续性、紧凑性及完整性,减少换乘延误;
- 保障公共交通的优先性;
- 根据客流需求,合理优化线网布局,明确停靠站位置及泊位空间;
- 对于多出口地铁站,做好换乘引导标识;
- 当轨道交通进出口位于人流密集场所,可以采用地下通道或者地下步行街的方式实现与常规公交站之间的换乘衔接;
- 在有限的条件内设置多条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部分站点之间的换乘,以减少乘客的换乘次数。
换乘方式的具体分类
不同平面换乘
路边停靠换乘
常规公交直接停靠在道路的两侧,轨道交通站位于道路的一侧或者位于道路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利用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与轨道交通车站相联系。其优势在于,利用现有公交站设施,节约建设成本,人车分流保障了地面交通换乘的安全性。缺点是换乘时间及换乘距离受通道长短及通行能力的影响。此方式适用于换乘量较小,且用地受限的车站。深圳和济南轨道交通及公交换乘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多出口地下轨道交通站换乘
对于出口较多的地下轨道交通站,采用路外多个站台换乘的形式,满足各个方向的交通出行需求,每个站台均通过地下通道的形式与轨道车站相连通。此类换乘方式需要具有明确的引导标识,公交站尽量靠近轨道交通出口。因出口较多,且通过通道连接,工程量较大。此类型适用于换乘量较大,轨道地下候车厅较窄的轨道站。
轨道洪湖东路公交车站距洪湖东路地铁站2B出入口仅30米左右(图片来源于人民网重庆频道)
同平面换乘
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换乘位于同一平面内,两者站台合用,通过利用地下通道连接轨道交通两侧站台。保障了同方向换乘的便捷性,步行距离较短。此方式对轨道交通的站厅要求较高,宽度要满足同时容纳两种交通方式的乘客候车,对向换乘需要通过地下通道来实现。该换乘方式适用于换乘流量较大且用地较为充足的地点来布设车站。
沈阳轨道交通与公交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换乘衔接带来的多重效益
通过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合理、高效的换乘衔接,不仅能实现出行的高效性,还能促进城市布局的协调性,践行节能环保理念。轨道交通的运营直接影响居民用地、商业设施用地、城市中心地段的划分布局,优化换乘衔接不仅能够带来高效的公交运营系统,同时也能使城市规划布局更加合理化、人性化和多元化。
本文原文来自济南市城市交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