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夜雨寄北》背后:李商隐与王晏镁的凄美爱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夜雨寄北》背后:李商隐与王晏镁的凄美爱情

引用
网易
8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8DRD37B055610MP.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08A08EGA00
3.
https://m.163.com/dy/article/J8DRD37B055610MP.html
4.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0cf76b0bda134a948987109e36186f9e!!wm_id=c50b315e08e94bb19aa1f4b72ad9f4ba
5.
https://m.douyin.com/share/video/7410714263335095578
6.
http://www.pomiwx.com/bqg/90789/39982204.html
7.
https://www.qulishi.com/article/202204/607757.html
8.
https://www.ruiwen.com/wenxue/lishangyin/293926.html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首流传千古的名篇,也是他与妻子王晏镁凄美爱情的真实写照。

公元837年的一个盛夏傍晚,李商隐应邀参加李执方将军在曲江芙蓉苑举办的消夏夜宴。在那里,他遇到了改变自己一生的女子——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王晏镁。她宛如一朵出水芙蓉,清丽脱俗,让李商隐一见倾心。他以《荷花》诗诉说自己的爱慕之情:“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两人很快坠入爱河,于公元838年喜结连理。然而,这段婚姻却让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的漩涡。王茂元属于李党,而李商隐的恩主令狐楚一家则属于牛党。这使得他在仕途上屡遭挫折,经常与妻子两地分居。即便如此,李商隐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却从未减退。他在《赠荷花》中写道:“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以荷花与荷叶的相互依存,表达对夫妻相濡以沫的向往。

公元851年,李商隐被调往蜀地任职。临行前,王晏镁曾写信询问归期。然而,由于公务繁忙,李商隐无法给出确切答复,只能在巴山夜雨中,写下那首著名的《夜雨寄北》。诗中“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景象,既是对现实的描写,也是对内心孤独与思念的抒发。他憧憬着“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重逢时刻,却不知这已成为永远的奢望。

就在李商隐赴蜀任职期间,王晏镁因操劳过度,身体每况愈下。为了不让他担心,她始终没有透露病情的严重性。等李商隐得知消息赶回家时,妻子已经香消玉殒。据传,当他收到妻子去世的消息时,正在读着她最后一封询问归期的信。这份残酷的巧合,让《夜雨寄北》成为了李商隐对妻子最后的告白。

妻子去世后,李商隐悲痛欲绝。他再也没有续弦,而是选择独自守着那个残破的小家,直到生命的终点。他曾在诗中写道:“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这不仅是对妻子的思念,更是对自己一生情感的总结。

《夜雨寄北》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回答妻子关于归期的询问,实则蕴含了李商隐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与愧疚。它见证了这对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段永恒的传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