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婺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绿色实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婺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绿色实践

引用
人民网
5
来源
1.
http://jx.people.com.cn/n2/2024/1031/c186330-41026010.html
2.
https://tv.cctv.com/2024/12/27/VIDEUSXPUKQCj9DzYRCE3Amr241227.shtml
3.
http://www.jxwy.gov.cn/jxwy/wygk/202002/50c2e3a65f864145be62a3d667636de7.shtml
4.
http://jx.news.cn/20250113/8581555ce37742f98911aadcdd7d7b13/c.html
5.
https://www.zgstly.net/CN/10.12342/zgstly.20210026

2024年,婺源县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这是对婺源多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的肯定。作为江西省东北部的一颗生态明珠,婺源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更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01

生态优势:自然禀赋与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

婺源的生态之美,首先体现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上。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2.6%,是首批中国天然氧吧。境内分布着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婺源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等7个自然保护地,以及193个自然保护小区,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

这里不仅是“会飞的大熊猫”白腿小隼的栖息地,更是全球数量不多的蓝冠噪鹛的安身之所。据统计,婺源已发现鸟类356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23.6%和全省鸟类总数的60%,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84种。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上婺源人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共同塑造出这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02

生态实践:从“观鸟经济”到绿色产业

在婺源,生态文明建设并非一句空谈,而是落实到了具体行动中。以西线景点为例,这里不仅是自然山水的集中展现,更是生态实践的生动样本。

观鸟产业: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收益

婺源县重点打造“生态观鸟+”模式,确立了“以鸟为媒、对话世界;以鸟为景、感受山水;以鸟为友、牵手婺源”的发展思路。通过精心打造观鸟村、培育专业“鸟导”队伍、出台扶持政策等措施,婺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收益。

在婺源县赋春镇洪盘坑村,每年冬天都有2000余对鸳鸯在湖中嬉戏,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村民程海建将自家民宿打造成观鸟主题精品民宿,生意十分火爆。据统计,2024年婺源观鸟产业接待游客逾70万人次,创观鸟经济效益逾1亿元。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新机制引领绿色发展

婺源县还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过建立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体系、创新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制度、搭建生态产品交易平台等举措,婺源县成功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

目前,婺源县林业类生态产品累计成交额已突破130亿元。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婺源县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上的持续创新。从古树名木保护到湿地生态修复,从废弃矿山改造到崩岗生态治理,婺源县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两山”转化路径。

03

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的双赢

婺源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更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通过发展生态旅游、观鸟产业、有机农业等绿色产业,婺源县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在婺源,春赏油菜花海,夏享清凉世界,秋观红叶晒秋,冬看鸳鸯戏水,四季皆景,四季宜游。游客接待量连续13年位于全省县级第一。同时,婺源县还荣获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50张国家级旅游名片。

婺源的实践证明,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而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通过科学规划和创新实践,完全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婺源县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是一条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创新之路。从“观鸟经济”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生态保护到乡村振兴,婺源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