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上海122款网红奶茶:高糖高脂背后,营养分级制度来了
揭秘上海122款网红奶茶:高糖高脂背后,营养分级制度来了
近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一项关于现制奶茶营养成分的研究报告,结果令人震惊:在检测的122种市售现制奶茶中,超过70%的样品每100g含糖量超过5g,更有8.2%的样品每100g含糖量超过10g。这意味着,一杯500ml的奶茶,其含糖量就可能轻松突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每日摄入上限(25g)。
这项发表在《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上的研究,首次系统地揭示了网红奶茶的真实营养状况。研究团队对上海市场销量排名靠前的122种现制奶茶进行了全面检测,除了糖含量,还分析了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
奶茶里的“甜蜜陷阱”
研究结果表明,现制奶茶普遍存在“三高”问题:高能量、高糖分、高脂肪。以一款常见规格的奶茶为例,其平均能量高达500千卡以上,相当于一顿正餐的热量;平均脂肪含量达到20g,占成年人每日推荐摄入量的三分之一;而糖分更是远超健康标准。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奶茶中往往还含有反式脂肪酸——一种对心血管健康极为不利的成分。虽然单次饮用带来的风险有限,但长期饮用会显著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奶茶的危害远不止“长胖”那么简单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奶茶中的果糖在肝脏代谢后会转化为溶血磷脂酰胆碱(LPC),这种物质能为癌细胞提供能量,促进其分裂增殖。此外,可乐中的焦糖色素含有的4-甲基咪唑也被证实具有致癌性。
江苏大学附属高淳医院的研究人员在《BMC Public Health》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每天从含糖饮料中摄入超过300千卡能量的人群,表型年龄会加速衰老1.023年。这意味着,每多喝一杯高糖饮料,都在无形中加速身体的衰老进程。
上海率先推出“营养选择”分级制度
面对奶茶带来的健康隐患,上海率先采取行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制的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点项目已正式启动。该项目将饮料分为A、B、C、D四个等级,主要依据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的含量进行综合评定。
目前,霸王茶姬、奈雪的茶、快乐柠檬、杭州乐源等品牌已率先加入试点。消费者在点单时,不仅能查看饮品的营养等级,还能直观了解其热量信息。这一举措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如何健康饮用奶茶?
- 选择低糖或无糖选项:大多数奶茶品牌都提供糖分调整服务,建议选择低糖或无糖版本。
- 关注配料表:尽量避免含有反式脂肪酸和高糖分的配料。
- 适量饮用:将奶茶作为偶尔的解馋饮品,而不是日常必需品。
- 查看营养标识:在选购时,优先选择A级或B级的饮品。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茶饮品牌开始重视产品健康化。例如,喜茶率先公开所有在售产品的配方原料和营养成分,霸王茶姬推出营养成分计算器,帮助消费者做出更健康的选择。
虽然奶茶的“甜蜜陷阱”令人担忧,但通过科学的营养分级和健康引导,我们完全可以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兼顾身体健康。下次点奶茶时,不妨多留意一下那份新推出的“营养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