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急救必备:伤口处理的正确姿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急救必备:伤口处理的正确姿势

引用
科普中国网
12
来源
1.
https://cloud.kepuchina.cn/h5/detail?id=7223101211768664064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3703113858307308624
3.
https://y.dxy.cn/v2/hospital/2852/953201.html
4.
https://kxxsh.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4/12/367561.shtm
5.
http://www.gzph.net/index/news/info/id/2646/catId/23.html
6.
https://www.sandu.gov.cn/zxfw/bmlqfw/ylws/jjfw/202406/t20240607_84853308.html
7.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first-aid/first-aid-cuts/basics/art-20056711
8.
https://www.dhms.gov.cn/msz/Web/_F0_0_5T30PK7T96D95F8AC8ED42B899.htm
9.
http://yjj.gxzf.gov.cn/ylqx/ylqxkp/t19049736.shtml
10.
https://wjw.wuxi.gov.cn/doc/2024/11/06/4395019.shtml
1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13/23/61186495_1117096965.shtml
12.
https://xinwen.bjd.com.cn/channels/5b165687a010550e5ddc0e6a/contentShare/5de8be9be4b0fe93cc167bbc/AP665966e8e4b064178156b715.html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意外导致的伤口。掌握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不仅能够加速愈合,还能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本文将详细介绍伤口处理的基本原则,包括清洁、上药、包扎和换药的正确步骤,让你在关键时刻能够从容应对,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无论是小擦伤还是较大伤口,了解这些急救知识都能让你更加安心。

01

伤口处理的基本原则

  1. 清洁伤口: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去除污物。注意不要使用过氧化氢或碘伏直接涂抹伤口,这可能会刺激伤口。

  2. 止血:如果出血,用干净的布或纱布对伤口施加轻微压力,直到出血停止。抬高受伤部位也有助于止血。

  3. 消毒:使用碘伏或酒精棉球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皮肤。注意不要直接涂在开放的伤口上。

  4. 保护伤口:涂抹少量抗生素软膏后,用创可贴或绷带包扎,避免细菌感染和进一步摩擦。每天至少更换一次敷料,保持伤口清洁。

02

不同类型伤口的处理方法

  1. 擦伤:擦伤只是表皮受伤,伤势一般比较轻微。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0.5%碘伏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涂上抗菌软膏,或用创可贴稍微保护一下,或什么都不涂抹和包扎。如果有污物,则最好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水冲洗一下,再涂0.5%碘伏。

  2. 裂伤:小的裂伤,要是没有明显出血,伤口干净,可以外涂碘伏,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或贴上创可贴。要是有明显出血的大的裂伤、割伤或是脸上的伤口,可以先按上述方法初步处理,然后及时到医院外科门诊就诊,进行清创、缝合等处理。

  3. 砸伤或挤伤:砸伤或挤伤后,只出现轻度的皮肤红肿疼痛,并无皮肤破损,可先观察,暂时不需处理。如果砸伤后出现皮肤破损,可按擦伤进行处理;如果出现皮肤淤紫、破裂甚至疼痛剧烈等重度砸伤和挤伤,则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

  4. 刺伤:被细长的玻璃片、针、钉子、刺刀、木刺等所刺后留下的伤口一般较小且较深,有感染破伤风的风险,因此应尽早到医院处理。到医院前可以先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如果没有刺伤物,可以首先挤压伤口,让它流出一些血液,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外涂碘伏。如果仍有残留的刺伤物,可以用消毒后或火烧后的镊子取出,再按上述方法处理伤口。

03

常见的伤口处理误区

  1. 涂抹伤口的好东西有“老鼠油”“牙膏”:这些民间偏方并不科学,容易造成伤口感染,对伤口的愈合弊大于利。

  2. 直到伤口完全愈合前不能碰水:自来水里虽然有细菌,但含量不至于引起伤口感染。只要注意洗完后及时把伤口或痂皮弄干,基本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3. 晾着透气对伤口有好处,伤口结痂就意味着快好了:晾着透气在医学上称为“暴露疗法”,仅适用于比较浅的擦伤和难以包扎的部位。对于开水烫伤、玻璃划伤、中度擦伤(如摔跤导致的膝盖擦伤)等,暴露疗法会增加感染风险。

  4. 有伤口不能吃酱油、海鲜:有伤口时吸烟和酗酒是不允许的。但酱油和海鲜并没有绝对的禁忌,不意味着吃了以后伤口就会感染。

  5. 小的烫伤不用处理,很快就能愈合:决定伤口严重程度的,不仅仅是伤口的面积,深度也至关重要。比如热水袋、艾灸、暖宝宝烫伤,属于低温烫伤。看着就是一个小水疱,其实很难愈合,反复感染不可避免。

  6. 水疱皮撕了以后会留疤:一般只有比小指甲盖小的水疱才应该保留水疱皮,稍大一点儿的水疱就要“开洞”引流,再大一点儿的最好全部去除,因为水疱液积在水疱里很容易引起创面感染。

  7. 使用了烫伤药膏反而感觉伤口更严重了:很多人到医院看病时会抱怨:“在药店里买了烫伤药膏,涂了一点儿用都没有,反而加重了。”有时确实存在药物不对症的因素,比如有些比较严重的烫伤,不适合使用非处方油性药膏。还有一个因素也很重要,那就是伤口本身愈合的过程并不是每天持续好转的,愈合不是线性的过程。

  8. 发热就是伤口感染了:严重的伤口感染会引起发热,但发热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感染了。正如前面所说的,伤口在伤后3~5天会有炎症反应期。面积较大、深度较深的伤口,在这段时间就容易引起发热,这是正常现象,并不是创面感染造成的,而是创面毒素的吸收。

04

常用消毒药水的选择

  1. 紫药水:很多人磕破了皮肤,就会涂点紫药水,伤口紫紫的。但其实紫药水现在已不建议用于伤口处理。因为涂抹紫药水后,会在伤口表面结上一层痂,反而会掩盖病情。

  2. 红药水:红药水也是70后、80后熟悉的处理伤口时候用的药品。不过,它并不适合用于大面积皮肤或较大较深的伤口消毒。因为红药水含有重金属汞的有机化合物,伤口太大或者太深使用,会使得过多的汞离子经皮肤进入人体引起中毒。而且红颜色也会影响对伤口的判断。

  3. 75%的医用酒精:75%酒精一般不用于表皮缺损的创面上,因刺激性大,导致伤口疼痛或疼痛加重。同时也不建议用于消毒缝衣针用以挑刺,因为这种消毒方式很可能不能完全灭菌。

  4. 碘酊(碘酒):碘酊可以用于皮肤的消毒,比如抽血打针前,用碘酊消毒皮肤。浓度为2%碘酒常被用于完整皮肤的消毒,但涂后2-3分钟必须用75%的酒精脱碘。不推荐开放、溃烂的伤口涂抹,因为有一定的刺激性,反而可能影响伤口的恢复。而且还可能引起色素沉着等问题。

  5. 双氧水:临床中已经很少使用双氧水消毒伤口了,早在几年前国际指南中已不再推荐用双氧水消毒伤口。双氧水的刺激性比较强,会引起伤口疼痛或令疼痛加剧。

  6. 碘伏:浓度为0.5%的碘伏可用于消毒小儿皮肤、处理理烧伤、冻伤、切割伤、擦伤、挫伤等一般各类外伤。可用洁净棉签蘸取后,以伤口为中心,由内向外涂抹消毒。不过碘伏没有酒精成分,不易穿透油脂,对于油性头皮等油脂较多部位的消毒不如碘酒、酒精。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掌握基本的伤口处理知识很有必要,但在遇到严重伤口时,及时就医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安全意识,可以有效预防伤口的发生。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伤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心、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