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御封的樟树贡酒:从皇家贡品到特香名酒
乾隆皇帝御封的樟树贡酒:从皇家贡品到特香名酒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第六次下江南,途经江西樟树市薛溪地界时,被一阵奇异的酒香所吸引。他命人寻香而去,发现是一家名为“娄源隆”的酒坊。品尝此酒后,乾隆龙颜大悦,称赞道:“此酒乃酒中珍品,可与宫廷御酒媲美!”随即御笔亲题“樟树贡酒”,并将其列为进京贡品。从此,樟树贡酒名声大振,成为江西乃至全国知名的白酒品牌。
独特的酿造工艺
樟树贡酒的酿造工艺源远流长,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创新,形成了独特的特香型风格。其酿造过程严格遵循传统工艺,同时融入现代科技,确保酒质的稳定与提升。
樟树贡酒以整粒大米、高粱、糯米、玉米、小麦为原料,采用高、中温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发酵过程中,使用龙虎山上特有的红褚条石垒成的窖池,这种窖池不仅能够保持恒温恒湿的环境,还富含大量矿物质,为酒的发酵提供了独特的地质条件。酿酒工艺秉承“续渣配料、混蒸混烧、三进四出”的传统老工艺,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精心勾调,最终酿成香气独特、口感醇厚的佳酿。
特香型的风味特点
樟树贡酒最显著的特点是其独特的特香型风格。这种香型既不同于酱香型的浓郁,也不同于浓香型的绵甜,更不同于清香型的纯净,而是将三种香型的特点巧妙融合,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风味。
酒体无色透明,醇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冽回甜,饮后留香持久。这种独特的风味得益于樟树贡酒的特殊酿造工艺和地理环境。整粒大米作为主要原料,赋予了酒体独特的米香;中高温大曲的使用,使得酒体既有酱香的复杂,又有浓香的绵甜;红褚条石窖池的发酵,则为酒体增添了独特的矿物质风味。
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
樟树贡酒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白酒工业的变迁。从清代的“特酿”到现代的“特香型”白酒,樟树贡酒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成为了江西白酒的佼佼者。
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樟树贡酒的生产企业,成立于1952年,前身为樟树酒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公司现已拥有祚延园、承延园和阁山酿造基地三个厂区,总占地面积2200余亩,基酒产能达到6万千升,储酒能力达11万千升。公司生产的“四特”牌白酒,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荣誉,2010年,四特酒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现代市场中,樟树贡酒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产品涵盖天工系列、年份酒系列、东方韵系列、星级酒系列、特香经典系列、锦瓷系列等多个系列,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酒体绵柔、香味浓郁,适合长期存放,窖藏后风味更佳。包装精美且牢固,物流配送迅速,售后服务周到,性价比高,是家庭聚餐或送礼的优选。
在江西白酒中的地位
在江西众多名酒中,樟树贡酒(四特酒)以其独特的特香型风格独树一帜。与四特酒、李渡高粱酒、九江封缸酒、吉安堆花酒、临川贡酒、陶令酒等江西名酒相比,樟树贡酒以整粒大米为原料,采用中高温大曲发酵,红褚条石窖池发酵等独特工艺,形成了兼具酱、浓、清三香的特点,成为江西白酒的佼佼者。
樟树贡酒从皇家贡品到现代名酒,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一部中国白酒文化的传奇。它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卓越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江西白酒的骄傲,也是中国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