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如何应对心理压力?香港消防处这样做
消防员如何应对心理压力?香港消防处这样做
消防员作为和平年代的“逆行者”,经常面临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从火灾现场的高温炙烤到救援行动中的生离死别,从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到24小时待命的紧张状态,这些都对消防员的心理健康构成了巨大挑战。
消防员的心理压力从何而来?
香港消防处临床心理学家张晶凝指出,消防工作随时可能面对生离死别,这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另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何欣则表示,消防员在执行任务时经常会遇到无法拯救生命的情况,这种无奈感是巨大的心理压力来源。例如,在土耳其大地震救援行动中,消防员面对恶劣的现场环境和生命的逝去,内心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除了工作中的压力,消防员还面临着生活上的挑战。救護隊目林向榮提到,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间,许多同事一度无法回家陪伴家人。这种工作与生活的失衡,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如何帮助消防员应对心理压力?
香港消防处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2018年,消防处成立了心理服务组,专门负责队员的心理健康工作。心理服务组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心理辅导项目,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互动剧场《信物》。
通过新穎、有趣的話劇推廣消防處的核心價值。(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王俊傑攝)
《信物》的导演周昭倫表示,创作团队充分考虑了不同职系消防员的实际情况。例如,救護員以防疫做背景,消防員則以土耳其大地震救援行動為事例,展現無法拯救生命的無奈。这种贴近实际的创作让消防员更容易产生共鸣。
消防隊長張子傑指出,消防員有時很難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話劇以第三者角度述說隊員面對的困難,令人身同感受,相信有助外界認識他們的工作。张太(消防员家属)也表示,虽然内心很担心丈夫的安全,但作为家属,只能选择默默支持。
心理服务的效果如何?
据统计,整个“价值导向计划2.0”预计将有约6000名消防处属员参与。超过90%的队员对互动剧场等形式表示满意,并希望未来能举办更多类似活动。
通过心理辅导和团队支持,消防员们逐渐学会了如何面对工作中的挫折。正如剧中主角古婆婆的独白所言:“是大爱和使命驱使他们继续拯救市民。”这种对初心的坚守,成为了消防员们克服心理压力的重要动力。
除了专业心理服务,消防员还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支持系统。这包括:
- 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心理问题
- 加强团队沟通:通过分享和交流减轻心理负担
- 培养兴趣爱好:通过运动、阅读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 家庭和社会支持:让消防员感受到温暖和理解
消防员的心理健康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安全。让我们给予这些“城市守护者”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重返救援一线。